《商业周刊》报道了十大联盟学校的毕业生,被选拔进入令人垂涎的黄金实习职位的经典故事。在公司浏览其脸谱网页的最后一分钟,面试官发现他在网站入口处夸耀“吸食大麻的习惯”。在同一篇文章中,还评论了一位女士的经历:“她在刚刚获得一份波士顿法律公司的职位后就辞职了,而且其与公司高级代理人之间那令人愤怒的邮件交流最终在全球制造了几千个麻烦。”
在互联网上轻率处理你的身份并不是明智做法。在求职期间这么做更是绝顶愚蠢。
当你在互联网上公布了身份,学会做自己的警察和公共关系代理人。你要问自己:
怎样介绍自己才能增强能力,获得向往的工作?
我有没有在某一时间讲了一些话,看似很酷、很令人生畏,但会造成了灾难性的愚蠢后果?
当我给人发送电子邮件的时候,是不是非常了解对方?是不是知道会有另外的人正在接收邮件?是不是完全确定我们之间的联络是私密的?
请记住,你的故事越精彩,表现越独特,越容易激起某些人公开它的欲望。你的目标是成为某位雇主的员工,而不是公众娱乐丑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