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意思就是说:对于一个有大志向的人来说,他们都拥有一个长远的志向,而对于那些没有志向的人来说,他们总是在不停地给自己定下新目标,结果到最后一个目标也没有完成。
一个有坚定目标并为之而迈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如果你想在30岁之前成功,那么你一定要吸取故事中贾金斯的教训。
美国一位成功学家曾经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很多年前,有一个人正要把一块木板钉在树上当搁板,贾金斯便走过去管闲事,说要帮他一把。他说:“你应该先把木板头子锯掉再钉上去。”于是,他找来锯子,结果没锯几下又撒手了,说要把锯子磨快些。
于是他又去找锉刀。接着又发现必须先在锉刀上安一个顺手的手柄。于是,他又去灌木丛中寻找小树,可砍树又得先磨快斧头。磨快斧头需将磨石固定好,这又免不了要制作支撑磨石的木条。制作木条少不了木匠用的长凳,可这没有一套齐全的工具是不行的。于是,贾金斯到村里去找他所需要的工具,然而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贾金斯无论干什么都是半途而废,他曾经废寝忘食地攻读法语,但要真正掌握法语,必须首先对古法语有透彻的了解,而没有对拉丁语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要想学好古法语是绝不可能的。贾金斯进而发现,掌握拉丁语的唯一途径是学习梵文,因此便一头扑进梵文的学习之中,可这就更加旷日废时了。
贾金斯从未获得过什么学位,他所受过的教育也始终没有用武之地。他拿出10万美元投资办一家煤气厂,可是煤气所需的煤炭价钱昂贵,这使他大为亏本。于是,他以9万美元的售价把煤气厂转让出去,开办起煤矿来。可这又不走运,因为采矿机械的耗资大得吓人。因此,贾金斯把在矿里拥有的股份变卖成8万美元,转入了煤矿机器制造业。就这样,贾金斯在有关的各种工业部门中滑进滑出,没完没了。
贾金斯也恋爱过好几次,但每一次都毫无结果。他对一位姑娘一见钟情,十分坦率地向她表露了心迹。为使自己配得上她,他开始在精神品德方面陶冶自己。他去一所星期日学校上了一个半月的课,但不久便自动逃掉了。两年后,当他认为问心无愧、无妨启齿求婚之日,那位姑娘早已嫁给了一个愚蠢的家伙。后来,他又如痴如醉地爱上了一位迷人的、有五个妹妹的姑娘。可是,当他上姑娘家时,却喜欢上了二妹,不久又迷上了更小的妹妹,到最后一个也没谈成功。
贾金斯的情形每况愈下,越来越穷。他卖掉了最后一项营生的最后一份股份后,便用这笔钱买了一份逐年支取的终生年金,可是这样一来,支取的金额将会逐年减少,因此他要是活的时间长了,早晚得挨饿。
对于贾金斯式的人来说,他们永远无法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因为他们总是徒劳地在自己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中徘徊,永远不懂得坚持。要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多的目标或者中途转向其他目标会使精力有所损耗,从而使其他的目标更难达到,最后的结果也必定是一无所获。
对于生活中那些真正的成功者来说,他们一旦选定目标,从来不会轻易放弃,真正赢家会把精、气、神集中于一击。就像有人问爱迪生:“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爱迪生回答说:“能够将你身体与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会厌倦的能力……你整天都在做事,不是吗?每个人都是。假如你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你做事就做了整整16个小时。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肯定是一直在做一些事,唯一的问题是,他们做很多很多事,而我只做一件。”
当然,一次只解决一件事情,并不是忽略其他的事情,而是循序渐进完成你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在繁杂混乱的工作中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当你选择好属于自己的“一件事”时,你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那“一件事”上,不轻易放弃也不轻易改变,只有这样,你才能有所收获。所谓“术业有专攻”,只有“专”才能“精”也正是这个道理。
在30岁之前,我们可以选择去尝试各种行业,但在30岁后,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清晰坚定的目标,并始终向这个目标前进。正如前面我们所说的那样,一个坚定地向目标迈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