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跨越挫折的栅栏

30岁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 作者:张笑恒


在《孟子》里有段脍炙人口的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思就是说人要想获得成功,必定要经过很多挫折和磨难。

生命总有迂回曲折,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折磨,这就是现实的人生。在我们遇到迂回曲折或是不幸或苦难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当做是一种“挑战”,也可以像大多数人一样,把它当成是时运不济、别人对你的折磨,而不想寻找更好的道路再尝试一次,并将其作为自己承认失败的借口。只不过那样的话,你的一生就再也摆脱不了这些失败的困扰了。

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捡回家,要看蛹如何羽化成蝴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子看了不忍,心想:“我必须助它一臂之力。”所以,他拿起剪刀把蛹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但是蝴蝶的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这只蝴蝶注定要拖着笨拙的身子与不能丰满的翅膀爬行一生,永远无法飞翔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需要经过一次蜕变的折磨才能成就自己。人生也一样,挫折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它不是你想有就有,想没有就没有的。人生的路程既然与苦难折磨分不开,我们就该懂得接受苦难,而非为自己逃避苦难寻找借口。挫折就像横在我们面前的栅栏,如果你敢于跨越,那么挫折就成了上帝赐给你的化了妆的福庇;如果你不敢跨越,那么挫折对你来说就真的成了难当的重担了。

巴尔扎克说:“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晋身之阶,是弱者的无底深渊。”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受挫折的洗礼,那么他很难成功。“巨人”史玉柱从成功巅峰跌落到凭借脑白金东山再起,在这期间经历了多少挫折我们可想而知,也正是因为挫折多了,所以意志坚定了,对人生的理解深刻了,所以让史玉柱重新爬到了成功的巅峰。如果我们也能够正视挫折,你会发现每跨过一个挫折,我们的见识、能力就增长一分,成功道路上的阻碍就少一分。

那我们应该如何正视挫折,从容应对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准备:

首先,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在遇到挫折时,我们应该在心里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这件事是不是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我是否应该寻求帮助?如果能力不是问题的话,那么是不是我们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惧怕失败?并且要强迫自己去思索自身态度对行动的影响,是粗心还是急躁导致事情的失败。只有了解清楚自己,才能找到战胜挫折的根源。

其次,要正视挫折、正视现实。对于成功者来说,他们总是能与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他们在及时提高自己的能力去适应环境、适应工作的同时,也在发挥自身最大的能力去改造环境,以期望外界现实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

挫折是人生的一种挑战和考验,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得我们成长,使得我们变得成熟聪明。正是失败本身才造就了成功。所以,对人生来说,没有什么不可跨越。对于二三十岁的人来说,人生才刚刚起步,还有漫长的道路需要我们走下去,正视挫折,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第三,善与人处、善与人学。每个人的周围都会有很多的亲朋好友,我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帮助,获得信息,还可使我们的喜怒哀乐得到宣泄和分享,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健康。人生是缺少不了朋友的,善于与人交往,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善待挫折、重新崛起、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

有时候,一个人所遭受的挫折对于另一个人来说,很可能只不过是一件小事。比如做会计的认为工程很难,干工程的同样认为会计不简单,如果双方能彼此交流,相互帮助,那么问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

最后,自我调整。可以反思一下,或许别人的挫折要比我们大得多,他们都能克服,为什么我不能呢?人是经过千锤百炼才成熟起来的,最重要的是吸取教训,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不因小败而失信心,不因小挫而失锐气。甚至也可以运用“幽默”“自我解嘲”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宣泄积郁、平衡心态、制造快乐。

人对抗挫折的潜能其实是无限的,关键在于这种潜能的发挥。世界上的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放弃,每当你遭受挫折时便放弃,不再努力,那么你就绝不会成功。对于跨栏运动员来说,他必须要跨越那些栅栏才能达到终点,获得成功。那么你呢?你能否跨越那些在我们人生中的“挫折栅栏”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