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何必强求公正

30岁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 作者:张笑恒


在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如果说人人生而平等,那么一切都必须是公平合理的。但他忘记了,生活不是一场辩论赛,没有公平的法官出席。你的抱怨和苛求只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当你无穷无尽地兜售着“不公平”的抱怨苛求公正时,其实是在浪费自己与他人的宝贵时光。要知道,生活不相信眼泪,能够理解并热爱生活的人绝不会强求生活给自己玫瑰,而是把自己手中的荆棘变成玫瑰。

苛求绝对公正是一种注重外部环境的表现,也是一种不敢面对现实的逃避。强求公正的人总是根据别人的行为衡量自己的得失。支配他们情感的不是他们自己,而是别人。也就是说,如果你因为未能做别人所做的事情而烦恼不已,你就已经在受别人摆布了。天气是晴是阴,我们既然不能改变,那么何不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情呢?

欧洲有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30岁便已享誉全球,而且也已经有了美满的家庭。有一年,她到邻国开一场个人演唱会,这场音乐会的门票早在一年前就已经被抢购一空。

表演结束之后,歌唱家和她的丈夫、儿子从剧场里走了出来,堵在门口的歌迷们一下子全涌了上来,将他们团团围住。每个人都热烈地呼喊着歌唱家的名字,其中不乏赞美与羡慕的话。

有人恭维歌唱家大学一毕业就开始走红了,而且年纪轻轻便进入国家级的歌剧院,成为剧院里最重要的演员;还有人恭维歌唱家,说她25岁时就被评为世界十大女高音歌唱家之一;也有人恭维歌唱家有个腰缠万贯的大公司老板做丈夫,而且还生了这么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当人们议论的时候,歌唱家只是安静地聆听,没有任何回应与解答。

直到人们把话说完后,她才缓缓地开口说:“首先,我要谢谢大家对我和我家人的赞美,我很开心能够与你们分享快乐。只是,我必须坦白告诉大家,其实,你们只看到我们风光的一面,我们还有另外一些不为人知的地方。那就是,你们所夸奖的这个充满笑容的男孩,很不幸地是个不会说话的哑巴。此外,他还有一个姐姐,是个需要长年关在铁窗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歌唱家勇敢地说出这一席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这时,歌唱家又心平气和地对人们说:“这一切说明什么呢?恐怕只能说明一个道理:上帝是公平的。上帝给谁的都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

环境不是用来抱怨的,如果无力改造它,为什么不先去适应它?假如你想要得到上级领导足够的尊重和重视,要想一想自己是否具备这方面的资本和能力。如果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高手,成为了公司内举足轻重的人物,那么不用你发牢骚,领导自然会看重你以及你的意见。但如果你刚刚毕业,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履历表上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成绩,那么你有什么资格要求领导来青睐你,重视你?

许许多多的人都认为公平合理是生活中应有的现象。我们经常听人说:“这不公平!”或者“因为我没有那样做,你也没有权利那样做。”我们整天要求公平合理,每当发现公平不存在时,心里便不高兴。应当说,要求公平并不是错误的心理,但是,如果因为不能获得公平,就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这就是极具破坏力的“自我挫败”。

在这个世界上,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许多不公平的遭遇我们不能逃避,也无法选择。只有先接受它,适应它,才能改变它。就像诗人惠特曼所说的“让我们学着像树木一样顺其自然,面对黑夜、风暴、饥饿、意外等挫折”。

有一部科学纪录片,描述的是白垩纪、侏罗纪时代地球上的种种生物,包括恐龙、鳄鱼、蜥蜴、变色龙等爬行动物的生活。无疑,在这些生物中,恐龙算是强大的,但是最后强大的恐龙却灭绝了,因为它无法适应新环境。而其他诸如小小的变色龙之类称不上是强者的生物却活了下来,并且生生不息。

其实,人类一样适用于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只有先想办法生存下来,才有机会转化为强者。比尔·盖茨说:“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如果你想摆脱“苛求绝对公正”的枷锁,消除这一误区,就必须如医生治病那样,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见成效。有志之士当接受已经存在的事实并进行自我调整,用积极的行动去改变不公正现象。因此,对于未满30岁的人来说,只有不怕认输才能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