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很矮,但是,他会说:“浓缩的都是精华。”苏格拉底在遭受了粗暴妻子的“河东狮吼”与“一盆冷水”后,幽默地说:“我早知道打雷之后必定要下雨。”敢于拿自己的缺点开玩笑,是一个人自信和心理健康的表现。
你能想象力克会拿自己残缺的肢体开玩笑吗?他不介意别人的眼光,因为他接纳了自己。力克到海边游泳时,会把自己的身体涂满番茄酱,然后趴在沙滩上大喊:“鲨鱼!鲨鱼!”可以想象,当看到一团“血肉模糊”的、没有四肢的躯体大喊大叫时,不知情的人会怎样的大惊失色!这并非一个自虐或自嘲式的玩笑,只有当他从内心里将残缺的肢体当做一种自然状态时,才能开出这样的玩笑。
从“造物主开的一个玩笑”到“开自己的玩笑”,其间经历的挣扎以及挣扎中的成长、喜乐和祝福,或许只有力克自己最清楚。
爱我们的人每天都在鼓励我们,夸我们最好看、最优秀,困难的阶段马上就会过去了。但是我们往往不在乎这些支持的话,非要抓住一些伤痛不可。力克有好长一段时间也是这样的,他的父母常常要花很长时间来安慰他。
那时力克6岁,上小学一年级,一天之内班里共有12个人嘲笑他。下午下课的时候,他对自己说,如果今天再多一个人嘲笑自己,他就要选择放弃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和力克同龄的小姑娘向力克伸出了友好的手,她夸力克很好看。那时候,力克刚被12个人嘲笑,内心气鼓鼓的,心里想着,是不是根本就没有人喜欢自己,自己是不是一无是处,甚至根本不会有人愿意跟自己结婚等。走到了绝望的边缘,也许只要再多一个人说力克不够好,他就会倒下去了。可是他遇到的下一个,竟然夸力克很好看。
鼓励,有的时候真的是充满力量的,而一个小孩子最在意的事情也非常简单,不过是他能否融入人群,能否让别人接受自己。
在东野圭吾的众多作品中,《信》提供了两个强大不可忽视的信息:一是歧视的强大威力,二是歧视存在的理所当然。作为弱势一方来讲,应该接受而不是抱怨甚至怨恨。而对于另一方来讲,善待他人,有时也只需一句话,比如《信》里面的“直贵”后来遇见的科长。那个女孩给力克的鼓励也许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力克来说却至关
重要。
有一次力克坐在汽车前座上,当你从车外看力克时,不能看到他没有四肢,只能看到他英俊的面孔。在等红绿灯时,另一个女孩在另一辆车里看他。力克就想捉弄一下这个女孩,于是他在座位上原地转了360度,女孩看到之后,吓得目瞪口呆。这个时候,力克就感到沾沾自喜。力克就是有这样的好心态,他从来不觉得自己的残缺是一种遗憾,他甚至还会用这些“小缺憾”开一个又一个善意的小玩笑,给周围的人带来乐子。
这样看来,力克一点都不需要别人的怜悯和同情,他发自内心的微笑,他轻松乐观的态度,只会使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感到惭愧。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无时无刻不在涌动的生命和由苦难而来的祝福。他由内而外的喜乐让我们不能不动容并为之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