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施叔青:缅甸七日游(2)

明报:出入山河 作者:饶宗颐


来东枝的目的,是为了游英莱湖,坐上三丈长的独木舟,两边芦苇、莲藕高可及人,行船二十分钟,视野豁然开朗,湖面如镜.一如昆明的滇池。荡过来的小渔船,船夫不用木桨,而以独腿划船,为英莱湖的奇景之一。湖上有三十多个村子,建在腐草和浮土结成的浮岛,一百多年前,附近少数民族为了逃避缅、泰两国无休止的战争,隐居到这世外桃源,自称为"湖的子民",在浮岛上种植蔬菜,捕鱼为生。

独木舟的马达声惊醒了阳光下沉睡的湖,满载水果、鲜花、进香的供物、小铜佛等纪念品的小船,如箭一般滑过来,顷刻间已形成了一个水上市场,把我们团团围住,日午的阳光针刺一样热辣,买了顶就地取材海草编的大草帽遮阴,从帽檐下举目四望,和尚静修的寺院,离地盖在水上,是怕动了凡心的佛门弟子半夜潜逃,才筑起孤岛一样的寺院,孤零零突出水面?!果真竹编的窗口,黄色袈裟晃过,难耐清修的小和尚,在偷窥寺外红尘吧!忍不住向他招手,早已失去迹影。

买了一条"湖的子民"引以为傲的织花围巾,上了岸边的庙,里头供奉的五尊佛像,还是十二世纪时喜爱旅游的土王从马来半岛佛庙请回来的,一直摆在湖边山洞,几世纪后才发现,盖了庙供奉金身,信徒往佛像贴金以示虔诚,五尊佛看来已像五粒金球,完全失去本来尊相。

每年节庆,以佛庙为中心,仪队游行十分壮观,湖上独腿划船竞赛不可缺的庆祝活动。

内陆小飞机把我们载到中部的曼德勒,缅甸第二大城市,一八五七年,英明的缅王明东依照佛教古老的预言一手建成的"金城"。

"金城"曼德勒 实现佛祖预言

传说释迦牟尼曾与弟子阿难游历曼德勒山麓,佛陀向信徒宣称:在佛教建立的两千四百周年,山脚下将出现一座以佛教教义而建的首府。

明东国王笃信佛法,将十五万人口从"多宝之城"的古都因瓦城迁移到曼德勒,建筑新都,以光耀佛陀预言。

著名的曼德勒山,海拔二三六米,亮丽的阳光下,无数的白塔、佛寺沿着广阔的山麓斜坡披散开来,蔚为奇观,显见当年佛法鼎盛、信徒虔诚香火不断的风光。

朝拜圣山的信徒,从山脚下沿着一千七百二十九级石阶爬上去,蜿蜒如蛇的山道,顶上人字形的遮盖,香客不怕日晒雨淋,两旁设有石椅,爬累了可坐下歇脚。石级外山坡大大小小的佛塔、小庙不断,其间有一颇具规模的舍利塔,埋有佛祖三根骨头,本世纪初由印度总督赠给缅甸佛教徒.建塔供奉于此。

山顶一尊镀金的巨佛立相,右手指着山下皇宫所建之处,这尊佛像手印与一般习见的不同,远在皇宫奠基之前,它已凝立山头,右手下指一如先知。

立佛脚旁,有一尊女塑像,捧着割下来的双乳,做奉献佛祖之状,传说她是食人的女巨妖,受佛法感化,为了表示诚心,割乳献佛,女妖改邪行善,轮回转世为明东,即为曼德勒王。

一行人在山顶废墟中迷了路.左侧伊洛瓦底江在阳光下如一条发光的银带,曼德勒建城不久,明东之子泰保,就是站在江边,眼睁睁地看英国军队沿江而上,顷刻间,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而泰保成为最后一个缅王。

下得山来,喜乐盈身,临时搭的棚子挤满了人等待新人驾到,几个穿浅粉红色的小尼姑站在尼姑庵的城墙上,偷看人间的盛筵。

顺着佛祖手指的方位,明东建了他的皇宫,依照佛教的宇宙哲学,四方形的红砖城樯所包围的皇座,即为世界中心,城墙设有柚木造的层檐塔顶城楼,十二道通口代表十二宫黄道带,皇宫面积有一千四百平方米,正当中为皇帝的狮子御座,旁边七层高镀金的塔,传说宇宙的智慧由此塔直通王座,帮助明东国王决定国家大事。

英军入侵缅甸,泰保将皇宫拱手让给英国侵略者,偕皇后逃离,英军用来当军营驻兵。二次大战,日本皇军以炮火猛攻,皇宫毁于灰烬,现存唯一的柚木大殿,原为皇宫一部分,明东就死在这殿内,后泰保将整个柚木建筑拆除,迁移曼德勒山脚下重建,作为打生静修之处,幸免于日军炮火,战后又迁回宫内原来位置,辟为博物馆。这镀金顶的大殿,柚木雕刻,每一间隙皆以雕像图案装饰,极尽精雕细琢之能事,从整个皇宫复原的模型看来,气派非凡,皇宫四周城墙围绕,格局与北京的紫禁城酷似,想像明东坐镇象征宇宙中心的狮子御座,向他的子民发号施令仿如昨日,日军野蛮的一把火,金城徒留下城墙残垣,供游客凭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