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施叔青:缅甸七日游(5)

明报:出入山河 作者:饶宗颐


缅甸佛像雕刻,在蒲甘王庙之前,皆承袭北印度笈多(Gapta)时期的风格,线条写实优美,按照人躯身体比率,肌肉圆熟自然,长鼻长耳、嘴唇丰满,神情安宁,表现内在的沉静祥和。

蒲甘王朝采用附近山上开采的灰色砂岩,雕成四尺高的石碑,佛像周围饰以动、植物图案,题材皆出自佛本生故事,脸像呈椭圆形、下颌尖、眼半闭下望,轮廓清楚的嘴型,下唇较上唇厚。

阿南陀庙的木雕立佛,用整棵树刻成高达三十二尺,高颧骨、鹰钩鼻、小嘴,为蒲甘中期的典型。这以后与印度佛教徒来往较少,渐渐发展腼甸本土风格,头部比率大,脸又宽又圆,卷发,嘴呈弓形,短颈,莲花立姿,手、脚趾等长,身躯较圆。

蒲甘佛庙壁画,年久失修,加上天气潮湿,不易保存,我们乘坐马车,到远处寻找昔日画匠留下的杰作,古庙伸手不见五指,壁画藏于黑暗中,后悔为了黑市交易的刺激,在曼德勒夜市把带来看壁画的手电筒脱手,只好依寻导游手上一点光明欣赏佛本生故事。

腼甸佛教壁画,比起印度阿施陀、中国敦煌,微小纤细得多,可能佛庙建筑不及洞窟雄伟所致,极少出现巨型的佛院画像,先以红、黑勾勒形象,再用棕色晕染,蓝彩极为为罕见,人物眉眼细致,神情鲜活,早期受印度壁画影响,缺乏立体感,与佛像雕刻一样,显得平面,以后渐渐圆熟。通常庙顶小佛像及飞天成群环绕,房顶及墙顶之间,榕树、花草装饰,或佛陀降服神话中吃人巨妖头像,下来主要部分以佛本生故事为主。

手电筒的一线幽光,集中在妖艳的魔女那拉,魔鬼为了试探释迦牟尼成佛的决心,化为美女,引诱菩提树下静坐的释迦,光圈往下移,真服了腼甸画工的想像力,连魔女赤红的下体都没放过。

从中世纪的壁画走出,马车在荒郊行,落日斜坠,在转为墨黑的佛塔,燃起一片暗红的辉煌,令我有着写诗的情怀。

瑞大金塔 缅甸的象征

从蒲甘搭机回仰光,隔日参拜举世闻名的瑞大金塔,传说西元前六世纪,两个腼甸商人从印度带回释迦牟尼八根佛发,修建这覆?式砖塔珍藏佛祖遗骸,以后历代重修,现高三二六尺,四面大门有石狮镇守,周围六十八座塔围绕,宝塔贴着金箔,闪闪发光,伞状塔顶,为曼德勒明东王所赠,饰以五千多颗钻石、两千多颗红、黄蓝宝石,当中一颗奇大无比的翡翠,迎着日落日出。

朝拜金塔的香客络绎不绝,不同生日的信徒各用清水淋洗净化自己的生肖,更为一景。离开阳光下金光灿烂得不可收拾的佛教信仰象征,来到仰光博物馆,正在展览英国一九六四年退还的历史文物,一入口即是缅甸在英军入侵前,最后一个国王泰保的柚木精雕狮子御座。

缅人酷好槟榔,皇室盛放槟榔的碗,纯金打的,饰繁反复,为工艺品中之佼佼者,展出乐器中,鳄鱼皮制的竖琴,颇具特色,最吸引人的要算是皇帝、帝后、贵族们的礼服,镶嵌红、蓝宝石无数,金线绣织怪兽、大象造型,长袖上并绣有妖魔鬼怪,表示皇权高于天,连鬼神也敬服,胸前圆镜,以右边孔雀象征太阳,左边的兔子象征月亮,导游解释缅甸神话,深受印度与中国的影响。

团中嫁给中国人的洋太太提醒大家今天是除夕,天黑之前.一团人来到仰光的唐人街买瓜子、糖果过年,我们在毫无防备中,踩入一片凋年残景,几个赤膊的年轻人站在垃圾堆上摊卖春卷皮,他乡遇故知地上前搭讪,年轻人只能点头、摇头,一个只能听、不会说的同乡,就这样结束了缅甸七日游。

一九八八年九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