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茶话(2)

明报:茶酒共和国 作者:黄苗子


最初的茶都是野生的,谈不上种植法,更谈到炮制法,苦涩不可口是不难想象的,作为提神解酒的药物却差不多。南北朝时大概比较讲究了,喝茶风气慢慢流行起来,似乎也好不了多少,所以不习惯的人称喝茶为"水厄"。如《太平御览》卷867引《世说》(今本所无):

晋司徒长史五濛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又如《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报德寺条有云:

(王)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给事中刘缟,慕肃之风,专习茗饮。彭城王谓缟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苍头水厄,海上有逐臭之夫,里中有学颦之妇,以卿言之,即是也。"

喝茶的嗜好固然因人而异,但多数人视为畏途的原因,还在于茶质不好,难以下咽。经过不断的改进,到了唐代特别是中叶以后,此道大行,叶税成为国库的一项收入,诗人写了不少赞美喝茶之作,可知喝茶风气普遍到什么地步了。于是"水厄"一变而为仙液,"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吃了五六碗已经脱胎换骨,吃到第七碗自然羽化登仙了,如果多来两碗,不难立地成佛呢。卢仝这篇"茶德颂",正好反映人们对茶的极端欣赏和爱好。

由于极端欣赏和爱好,茶道自然成为专门的学问,陆羽《茶经》三卷便是集大成的名著。书中缕述茶的历史,产地、品种以至采摘、炮制等,不在话下,单只茶具一项就大有文章,例如茶炉要用什么来造,形制、尺寸该怎样,碎炭的棍子、钳炭的火钳又怎样,盛茶的碗最好是哪个窑出产的……凡二十三事,都一一加以解说。花样之多不但令人惊叹,就是今天最讲究茶道的"有闲阶级"也办不到。喝茶除了要求茶质外,水质也很重要,《茶经》虽有"漉水囊"(滤水器)一项,及"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话,却没有评论水的地域问题,无疑是一个漏洞。幸而唐人张又新的《煎茶水记》给补充了。此书大致把煎茶的水按地区分为七个等级,其后再分为二十等级,如"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桐庐严陵滩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至此,唐人的"茶学"可以说无美不备了。

宋人喝茶风气比唐人更盛,就像我们喝咖啡、汽水一般普遍,不必说别的,只要看看那么多的茶诗茶词就可以充分证明。宋代最著名的"茶学"家当推蔡襄,他的"点茶"手法十分高明,对于掌握温度、时间和分量不失亳厘,使泡出来的茶色香味俱全,成为美谈。当然也因为他做过大官,能诗文,写得一笔好字,又是欧阳修等人的知交,才会传为佳话,换上馆子里的茶博士,"点"得更好大家也不知道的。他著有《茶录》,不足千言,却很有名。唐时和福建交通不大方便,喝的多是蜀茶,其次是吴茶。宋代交通比较方便,喝的多是福建出产的建茶,建茶一般比蜀茶和吴茶好得多。蔡襄曾任福建转运使,《茶录》说的自然是建茶了。后来的茶书如宋子安《东溪试茶录》,谈的也是建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