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解“十年寒窗”

用时间换空间 作者:孟燃


走出学校,不再当学生,却不能丢掉学习的心态。因为在广阔的社会舞台和职场空间里,还有很多东西是我们不知道、不熟悉的,都需要我们心怀谦卑、悉心求教的。想想看,非但不交学费,还能够挣工资,又能学东西,其实挺划算的。

混迹在网站公司的日子,我用了很多时间来反思自己这二十几年的生命。毫不夸张地说,从小到大,我走得一直很顺。小学进的是片区最好的学校,中学亦然,高中上的是省重点,应试教育硕果累累,每年考上清华和北大的名单一大串,我虽然没考上,却也比其他高中的孩子强得多。进了大学,痛痛快快玩了四年,开始有挂科、有补考,好歹也算跟头把式地拿到了毕业证学位证。但忽然发现,自己欠下的“挫折”这一课开始了。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小的时候,大人们总对我们说:“十年寒窗读书苦,一朝成名天下知。”大概意思是说,考上高中,拼过高考,大学毕业,我们就能功成名就啦。于是,我们对大学怀着信仰般的神往和膜拜,期盼一纸文凭带给我们光鲜体面的日子和光明美好的前程。

殊不知,毕业临头我们才发现一个铁铮铮的事实:毕业就失业!我们离成功如此之远,我们想找个好工作如此之难。房价那么高,一间属于自己的“蜗居”是遥不可及的;没有面包没有事业,再美好的爱情也是会劳燕分飞的;油价上涨飞快,有了驾照也是买不起车子加不起油的;独生子女在外打拼,父母在家孤独寂寞,我们是难以尽孝的;青菜的价格都快超过肉了,工资跟物价相比是越来越微薄的……走出校园,所有的困难迎面而来,现实问题比之前所有的考试都严酷,人生这张答题卡让我们无从下笔。

让人郁闷的是,很多所谓“富二代”子弟,成绩不如我们好,在学校的表现并不如我们,却可以借助父辈的帮助,轻轻松松得到一份好工作,或者拿着家里给的钱“胡作非为”,要享受就享受,要创业就创业。没有背景、没有关系的“穷二代”们,就只能苦巴巴地熬着,盼着,心里愤愤不平,却也无能为力。难道这些就是“十年寒窗”对我们的回馈吗?

也许,我们应该换个角度,重新审视“十年寒窗”。并没有人规定说,念了十年书之后就能有好工作吧?并没有人许诺说,大学生就会有个金饭碗吧?人生在世,只有创造相应的价值才能获得等量的报酬。我们走出校门的那一天,不过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还有很多东西要学。所谓毕业,既是学生时代的“终点”,又是成家立业的“起点”。

看看那些“老一辈”的富翁们,李嘉诚、王永庆、松下幸之助,都是孩童时期出去讨生活,当学徒,学手艺,吃苦受累,积累经验,终究有了自己的事业的。

稍微晚一点的,柳传志、尹明善、宗庆后、刘永好、潘石屹、马云,几乎都被各种政治、历史原因耽误过,也有过坎坷的经历和憋屈的历史,终究云破天开,迎来事业的新契机。

更晚一点的,丁磊、江南春、冯军、马化腾、丁俊晖、韩寒、戴志康,等等。这些人都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没有抱怨,没有等待,没有依靠,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开创了一番事业的。

这些人,都为“十年寒窗”做出了新解。在学校里读书那十年,是简单的。你只要背书、做题、考试、得分就行了。毕业之后,生活才向你展开了真正严酷的十年。学校里的“十年寒窗”是目标明确的,心无旁骛的。而进入社会的十年是前途未卜的、诱惑无限的。你需要找对自己的方向,需要从职场螺丝钉做起,确立自己在业界的地位,找到自己的生财之路。你还要修炼自己的性情,由家里的小霸王、独生子女变成处处受欢迎的人,你的脾气、性情、做事方式、思考方式都得在这个关键的十年里发生变化。你天生不是“富二代”,但是,为了成为富人,你需要向富人们学习成功的方法。这是你在新的十年里最主要的课程。如果说背书考试很难,那么,打磨自己、修正自己,就更难。要不怎么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呢?

再换个角度看,你身处的职场也是一所大学校,需要你用“十年寒窗”的精神去拿一张“毕业证”。

很多事情,在学校的课本上是学不到的,需要我们在实战的职场中学到。如果说学校教我们的是一些理论知识,那么,职场交给我们的就是应用的知识。如果说课本上讲的是一些经典的知识,那么,职场教我们的就是最尖端的知识。如果说求学过程我们吸收的是基础知识,那么,就职过程我们吸收的就是各行各业实战的知识以及经验。

一个公司的老板,就像是大学的校长。各个部门,像是不同的系所。高阶主管,像是系所的院长、主任,或名师。中阶主管,像是讲师或助教。公司里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是学校的校训。你自己主要工作的部门,是你的主修课系。你工作上要经常接触、协调的部门,是你应该旁听或辅修的课系。你的顶头上司,是你的指导教授。你顶头上司评估成绩的喜恶与标准,是你功课可能挂掉或过关的指标。公司里的同事,就像同学。而任何学校里,同学之间的互相激励与竞争,是求学最强的动力。所以,看看周边的同事如何,也有助于你了解自己能在这所学校里学到些什么。任何学校里,都有受欢迎的老师与不受欢迎的老师。有满腹经纶但不善于讲课的老师,有内容深刻又非常会教学生的老师,也有没有什么内容又喜欢修理学生的老师。公司里的主管也是如此。所以,有时候,要懂得学会如何转系。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职场这所大学难道不需要“十年寒窗”,甚至更久,才能毕业么?好在,这所学校并不收学费,还给你发钱——学得越好,钱拿越多。

十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它是一棵小树身上或密或疏的十道年轮,也是一个襁褓婴儿变成小学生的轨迹。十年,更能把一个“愣头青”变成处事老练、做事稳重、举重若轻、名利双收的成功人士。关键就在于你怎么把握它。

奋斗进行时

1在新的“十年寒窗”里,要把注意力从书本转移到活生生的“人”上面来。书本的知识永远是在讲道理,现实中的人却是活生生的,你需要把学到的知识实际运用到人和事上面,检验以前学到的东西是真是假,是实是虚。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些人进了职场之后还专注于书本,凡事都到书本中去找答案,既费时费力,又容易走弯路。

2学会跟人相处,这也是新“十年寒窗”里最重要的一门课。我们在学校里多半都是跟数字、文字、字母打交道,不是面对黑板就是面对试卷,手里摆弄的永远是题目。只要你做出正确答案,就是赢家。可是,到了现实中,你不是对着数字博弈,而是跟活生生的人打交道,没有公式可循,没有章法可依,你需要重新摸索一种处世哲学,作为你的行事准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