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有18岁成年礼,但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并没有履行一个真正成年人应该履行的责任——独立。我们总把自己当学生,当小孩子,当宝贝,理所当然地被父母呵护着,自立自强的本领姗姗来迟。什么时候敢于斩断自己对父母在经济上的依赖了,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长大成人。
2005年的农历春节,比以往来得更晚一些。我记得清清楚楚,2005年的2月8日是大年三十,我却没有回家见父母。我躲在北京的一间地下室里,无限懊恼面目可憎地苟且着。
我不敢对父母说,由于狂妄,我丢了宝贵的工作。我怕他们伤心失望,更怕他们为我担心。我谎称,自己刚刚入门,有很多东西要学,决定利用春节放假的时间去补习英语。为了让他们高兴,我还硬着头皮给他们寄回3000块钱,算是儿子工作后给他们发的红包。
现在看来,3000块钱似乎不算什么的,但是在当时,我已经倾其所有了。那一年,手机刚刚具有拍照功能,100万像素就很了不起了,能听个mp3就很牛了,个性铃声个性壁纸都是新鲜东西。那一年,这样高端手机卖到3000多块,算是相当奢侈的物件儿了。而我当时试用期工资是4000块,三个月下来,我竟然没有攒下钱。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败家的。
寒冬腊月,人人回家过团圆年,连做体力活的农民工们都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了。我坐在北京城一个角落的网吧里,继续投递着简历。现在想想,真荒唐,正规公司都放假了,我的简历谁看呢?过年让我去面试的,不正说明公司很不正规、很累么?可是,当时的我完全没有考虑这些,只想快点找份工作,解决温饱。
好容易熬过了春节七天假,北京城又恢复了忙碌景象。我继续泡在三块钱一小时的网吧里投简历找工作,也跟着一些大专生、往届毕业生一起涌向人才市场。屡屡碰壁,屡屡受挫。我不知道自己那段“500强”经历究竟要不要写进简历。按说,有这样的经历,很容易吸引HR的眼球;可是,我又害怕别人问我,为什么连试用期都没通过。一个非应届的、没有正式工作经验、没有专业特长的毕业生,很难有大公司眷顾。回应我简历的,则基本是一些小公司。
我走马灯一样去不同的公司面试,这让我见识到了无数千奇百怪的窝藏在居民小区里的作坊式小公司,那是我在大学时代所不敢想象的工作。当然,我也见识到了骗子公司,打着招演员,招演艺人员名义行行骗之实的公司。我险些被骗去搞传销,我直面了一个人的尊严是如何被另一群人踩在脚底的过程,脚下的那张脸上却依然满是倍儿真挚的笑容。
我去应聘的众多企业中,有一家很大的公关公司还是比较靠谱的。他们也对我表示了兴趣,想把我培养成一名文案。应聘的程序严格而繁琐,我通过了笔试、英语笔试、英语口试与第一轮面试,我鼓励自己:距离爬出深隙只有一步之遥。可这一步终究没有迈上去。
总经理提出要和我谈谈。那是一位女强人,姓乔,干练短发,化精致的裸妆,在中央空调的大办公室里只穿白衬衣配西裤。我坐在她宽大的老板桌对面,她只向我提了一个问题,你对于公关行业有什么看法。我茫然。这个问题如果今天再问我一次,我甚至可以不用构思立刻提笔写下2000字以上的评论,光说也能说出个条条款款来。可是,两年前,对这个问题,我的脑袋里比空洞还空洞。支吾了半天,乔总可能是要给我保留一份自尊,就说不用现场回答了,去做份作业吧。她让我回去用ppt写一份proposal,关于一个简单的新闻发布会。
我在网吧里奋战了整整一天,中英文google轮番上阵,七拼八凑,按照自己的想法拼凑了一份ppt。那份东西,今天看来不堪入目,毫无条理,甚至不存在任何可行的细节逻辑关联。可那时我是那样满意地就把“杰作”发了出去。我失败了。
北京城的圈子很小的。几年之后,我跟人合伙做生意,又遇到了那位乔总。只不过,那时我们的身份变了,我是她公司的客户,她要按照我们的要求为我们做事。我向她问起,是否记得当年有我这么一个求职者,她说,不记得。我笑。不知道她是真不记得,还是为了给我留面子,做公关的人,很圆滑的。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找工作一次次受挫,我快扛不住了。卡里只剩下不到300块钱,交了这个月的房租,我就一文不名,三餐难以为继了。可是我绝对不能告诉家里任何自己的真实情况。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一家小网站公司录用了我。月薪3000,无四险一金,无工资卡,无工资条。发工资的时候,老板抓着一大把红艳艳的百元大钞当面一张张点给你。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开始了我的第二份工作。
这是家做网站的公司,经营着一个高尔夫球网站,主要的赚钱方式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向大款高官们出售各个球场的优惠卡。公司的“主力”是一群正值妙龄、花枝招展、打扮时髦又显得廉价俗气的销售,不用想也大致知道她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优惠卡推销出去的。而我,在这个公司担任所谓的“活动频道”的“主管”。正月过去了,春天快要到来,万物复苏,草皮见绿,销售们赶着在大好时节出去推销优惠卡。而我,窝在办公室里看着公司网站主页,更新一下新闻,打打游戏,时间忽悠就滑过去了。
我是个爱笑的人,即使是现在,名片头衔印着“总经理”的字样,也经常被前辈们叫做“阳光男孩”,被90后的小孩子们戏称“阳光大叔”。可是,我永远也记不起我在那个网站公司笑过几回。每天,我与同事相对无言,看着彼此的扑克脸,再把目光移回自己的屏幕上,各干各的,沉默。
那时找工作依然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之一。网站公司是我维持生计的依靠,但决不是长期的泊位。
多年后,战斗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同学们聚会,各自说着工作、生活的状况。我发现同学们发的牢骚一样:上司不喜欢我;同事斤斤计较;工作琐碎无聊;生活平淡无奇;薪水涨不上去;房子买不起;换工作没动力……我说,你们为什么不挪挪窝呢?他们说,凑合吧。
于是我就无语了。其实我想说,如果你觉得目前的处境不好,千万不要继续沦陷下去。否则,你会习惯那样的生活,变成你最讨厌的那种同事、上司。如果你真的痛恨平庸,那就一定要做点什么,改变这种平庸的状态。否则,牢骚越多,越显得你没出息!
说太多实话是招人讨厌的。于是,我只是想想而已,没说出口。我把这些话用来鞭策自己。
奋斗进行时
1“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就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优秀。”这句话是谁最早说出来的?真经典!我总是忍不住假想,当初我要是顺利地出国留学了,是不是继续当一个怀抱父母奶瓶的“高龄婴儿”?是不是拿着父母给的生活费优哉游哉地过活,不知道生活的艰辛,也不知道自己能做成什么事。幸好生活出现了“不幸”,让我幸运地从一个“老婴儿”变成了自食其力的人。
2人当然不可能一直前进,很多时候,我们会处在一个平台期,无法上升,无法突破。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如果你继续跟自己较劲,努力超越自己,很可能会有惊人的质变;但是,如果你就此放弃,顺理成章地舒适下去,就再也没有进步的可能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不进就是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