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东西能对人产生诱惑,主要是由这个人的好奇心驱使。好奇心并非坏事,比如你想得到公司的奖金,那么奖金就是诱惑,那么你会为这个奖金而努力工作。然而,好奇心有时也会带来麻烦和危害。原因就在于自制能力差,不能抵制不良诱惑。不良诱惑,就像毒药,如果不克制自己,将会陷入犯罪的深渊!
人对于物,先天都有占有的欲望。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的游戏:
在大街上放一个纸盒子,上边写里面有多少钱,然后在远处偷拍,看路过的人是怎样的表现。有的人看一看就走了;有的人看一看,拿脚踢一踢、动一动不敢确信又走了;有的人把它拿起来,看一看又放下来;有的人看周围没人就拿着悄悄走了。
从这个游戏我们能看出,面对诱惑,有些人就很控制自己,有些人就很难把持。把持不住自己往往是自身的贪念作祟,加上环境的刺激,诱发了犯罪。自制力太差,又贪婪,对于很多东西都有占有的欲望,为了得到这些东西,有些人就开始不择手段。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戈尔曼让一群4岁的孩子呆在一间屋子里,每人给一块糖,并对他们说,谁能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再吃糖谁就可以得到两块糖。14年后,研究人员跟踪调查发现,那些没有吃糖的孩子都有着积极的生活态度。而那些当时就把糖吃掉的孩子,则表现为社会能力较差,容易遭受打击,遇事犹豫不决。
经过努力,农村少年小亮大学毕业后终于考上了公务员。
因小亮工作认真,所以他接连地被提升,手中的权力也慢慢地变大了。一天,有一个人带了一堆礼物来到他家,说道:“这都是给您的,希望您能帮我一个小忙。这里还有一半劳务费,事成之后,我还会把另一半给您。”说着便从包里掏出几沓美元放在茶几上。
从小就过贫困日子的小亮哪里见过这场面,心想:这些钱恐怕我干几年都挣不到。他不由自主地对那人说道:“你想让我干什么呢?只要我能帮上忙,我一定会尽力的。”那人说道:“对您来说,那时举手之劳的事情,只想让您在这上面签个字。”小亮一看,原来是一张通行证,小亮明白了眼前的这个人是想走私什么东西,让自己给他开绿灯。这是违法的呀,可是他又看了看眼前的美元,心想:就此一次,下不为例。于是小亮便签上了自己的大名。从这以后,来找小亮的人越来越多,每一个人来都带着一份大礼,小亮心里很想拒绝他们,但眼望着那一份份礼品,又舍不得吐掉到嘴的肉,于是就都收下了。就这样礼品收得越来越多,犯罪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最终小亮被抓了起来,并判了死刑。
死前的小亮非常后悔,后悔自己自制力太差,不能抵制诱惑,不能对诱惑说“不”。
学会对不良诱惑说“不”,就是学会控制自己。当然控制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永远存在着理智与欲望的斗争。但是我们要记住,自古以来,邪不压正,不良诱惑最终会让你陷入犯罪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