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节:君王捡布鞋:以人为本的楚昭王(3)

楚国往事 作者:冯知明


对于楚昭王来说,这场巨大的灾难,对他影响深远,因其迫使他逃离深宫,走入民间。如果没有这十个月的灾难,他是不是会被圣人盛赞,被后世评为明君,很难预料。当然,他是不是时常想到自己生世的耻辱,我们不得而知,他的所作所为,也似乎要给楚人一个不同于父亲的形象。

他终于穿着那双曾掉过一只的布鞋回到了郢都,却满目疮痍,再也认不出郢都旧时的模样,也就是说,郢都风光不在。在这场大难中,受祸最惨的应是郢都的楚人。为了尽快忘记这场噩梦,昭王决定迁都。在昭王十一年所迁之都,称为“载郢”,载郢成为首都以后,原?来的郢都便以“鄢郢”见称了。

3.以人为本,且看昭王伟大的人格力量

楚昭王之所以多次得到圣人称赞,首先因为他是能纳臣谏的开明君主,比如他游猎荆台,司马止之,他便斥责,而令尹贺之,他乃邀其同游。行至七八里,令尹突然停车,向昭王进谏,为臣者忠君事上,司马谏阻出游,实属为忠臣行为;臣贺王出游,实为谀臣行为,而王斥忠赏谀,非明君之为也。令尹一席话,说得昭王面红耳赤,羞愧难当,遂取消了游猎活动。

其实,能纳臣谏,这倒是楚国君王的传统。就如楚平王之流的昏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能容忍耿直之臣的。他让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建,奋扬知君命难违,又知太子建是受了冤屈的。只好一边从命上路,一边派人通知太子建。等他人到城父,太子建携公子胜已逃到了郑国。奋扬只好两手空空地回来见平王。平王恼羞成怒?地发怒?,我的命令,从我的嘴巴里传到你的耳朵里,没有旁人,怎么会让太子建跑了?好个奋扬,面对昏君,直率地回答:是臣下告之的。君王曾命令臣下,侍奉太子建要同侍奉您一样。臣下是按照最初的命令去做,而不忍按照现在的命令完成。楚平王问之,你不执行命令,还敢来见我,胆子也太大了。奋扬则说,接受命令而不去完成,再召见不来,就是第二次犯罪了。所以,臣下就是逃走也无处容身。楚平王听了,想了一会儿,觉得此人率真可敬,便说你回去吧,还是像从前那样去处理政务。

楚昭王真正令人敬佩之处,有几件非常之事,可以看出他的伟大人格来。

在一次行军途中,天空飘来一片红云,恰巧这时楚昭王突然病倒。楚人联想天空异相,忙派人请巫师占卜,询问吉凶。巫师果真说此片红云乃不祥之兆,而且是应在大王身上,不好消除,除非通过禳祭,将灾祸移于将相。

楚国将相便向神灵祈祷,自己代替大王承受灾难。被楚昭王制止,他说将相乃不谷之手足两肋,如果手足尽失,生之何用?不谷有罪,应由上天惩罚,移灾他人,才是大罪。于是楚昭王坚决拆掉禳祭,这一举动,使令尹子西和司马子期以及文武百官大受感动,将士齐心??力,大破吴军,终班师而回。

楚昭王体质不好,闹不好就犯病。楚人犯病,常问占卜。他又一次生病,占卜神示,他得罪了黄河之神。这也就怪了,长江?汉水乃在楚境,长江?汉水之神没有得罪,却获罪遥远的黄河之神。也难怪,从楚武王起,楚人一直要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估计先王太强势,黄河无法加害之,到了楚昭王之时,国力衰退,加之吴人在背后插上一刀,使楚人首尾难顾,黄河之神便也来危害楚昭王。楚昭王得知黄河之神危害自己,便告诉臣下,不可以祭之。要祭亦祭楚国的长江?汉水,去祭黄河之神,乃是谄媚之举。

在位二十七年,时值壮年的楚昭王病入膏肓,在行军途中,停在城父时,已不能行动了。临终之时,要求令尹子西为王,子西坚决回绝,要子期为王,子期坚辞不做,昭王又要公子启(子闾)继任为王,昭王恳求五次,他连辞五次。为了安慰病中的昭王,他们假意答应,昭王死后,迎?太子熊章于城父,是为楚惠王。我不由得想到楚共王的五个儿子,为了争夺天下,极尽手段之能事,无所不用其极。而昭王用他那内在的人格力量,使他的弟兄,没有趁他之危,去篡夺王位,更使楚国在吴师入侵后,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元气,重又树立了南方霸主的形象。

楚昭王在楚国的八百年历史中,也许算不上有为明君,但他那“以人为本”的伟大人格力量,就是我们现在,也未必能达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