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理念

哈佛商训:美国商业精英是如何炼成的 作者:丹尼·冯


长久以来,哈佛商学院拥有“培养工商业巨头的商学院”这一盛誉。哈佛商学院的安德·F.佩若德教授的资本市场和投资理念课程广受赞誉,他指出:“投资者持有什么样的投资理念,是由其思想、性格、阅历及学识所决定的。投资决策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理念。”

每个人的投资理念可能会大有不同,但无论你坚持什么样的投资理念,都应该做到主客观相符,知和行统一,并且要保持一种惯性,不要频繁更换。如果能保持“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良好心态的投资者,可以学巴菲特的稳健投资;如果想在险峰处领略无限风光,可以学索罗斯的激进投资。但是,投资者不能既学巴菲特又学索罗斯,二者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如果善于长线投资,就学习价值投资理念;如果善于短线操作,就学习投机哲学。总之,要保持一贯性,千万不能今天学做长线,明天又模仿短线,这样只能使自己左右摇摆,使自己的投资思维陷于一种混乱的状态之中。

时下,投资者最关心的是在股市中怎样取得最丰厚的收益,而其中最关键的当属选择什么样的股票进行投资。世界级的股票投资大师们的投资风格,或许可以帮我们找到答案。事实上,尽管各位投资大师的投资风格不同,但他们却都获得了长期的超额利润。这说明每种投资风格都有其成功的奥秘。根据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史蒂文·C.威尔莱特的观点,股票投资风格按所选择股票的价格波动类型来划分,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类型:即增长型风格、价值型风格和势头型风格。

增长型投资风格的代表人物有传奇人物彼得·林奇、福斯特·弗里斯等世界级投资大师。这种投资风格的共同特点是:选择股票就像选择舞会皇后那样,一般要选择销售及收益增长势头强劲的公司(即高成长的绩优股票),但一般高成长公司股票的市盈率也较高,即存在一定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其获利的机制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这些投资高手对公司的成长信息非常了解,甚至连公司的人员有略微的变化他们都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这是其进一步看高一线的信心所在。另一方面,在市场有效的条件下,公司进一步利好的消息作为一种催化剂,在推高股价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想成功地把握上述两个方面,需要投资者具有较高企业管理洞察能力和对风险的防御能力。

金融教父本杰明·葛兰姆、世界最富有的股票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和华尔街传奇人物米歇尔·布莱斯等人是价值型投资风格的典型代表大师。对于他们而言,选择股票并不像选择舞伴。企业的增长性怎么样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市场不充分有效的条件下,要筛选那些在市场困难时期股价下落、已被变化无常的市场遗忘并且股价低于或接近其账面价值的冷门股。在这些股票中找出那些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其未来会比多数人想象得要光明的股票。投资这类股票能够获利,其主要原因在于:由于投资成本很低,因而处于“安全边界”以内,而一旦股价被重新发现,其股价必然会回归到其内在价值之上。多维基金顾问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与增长型股票相比,虽然在资产的回报方面,价值型股票低于增长型股票,但如果从股票的投资回报方面来说,价值型股票的回报要高于增长型股票。然而,这类投资风格的投资者要想成功并非易事。它要求很高,它要求投资者既要有较强的财务分析能力,还要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或知识,同时还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找到“物美价廉”的股票。

著名的基金经理理查德·德利豪斯和罗伯物·吉莱姆是势头型投资风格的大师级代表。他们追逐的股票对象往往是那些具有上升趋势的股票(创新高的股票),而不去从基本面关注其业绩的好坏。从本质上讲,他们的投资思路就是跟势:一旦某些股票有上涨趋势,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买迸;但是一旦他们发现此势头将对他们造成损害的时候,他们就会迅速抛出。靠这种投资风格能够获利的机制在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运动中的物体在其他力量作用之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简单地说,到达新高的股票比出现新低的股票更值得买。吉莱姆的一项调查研究更加证明了这一点:某一股价创新高以后,继续创新高的可能性在90天内是70%,而创新低以后在90天内继续创新低的可能性是65%。所以,势头型投资风格经理们感兴趣的只是那些强势头的股票,但能否最终成功,还要看他们是否具有娴熟的技术分析技巧和果断的性格。

从上述三种不同的投资风格及其获利机制可以看出,其中任何一种投资风格若运用得当,都可以长期获得丰厚的收益。但不同的投资风格对投资者的条件要求和要承担的风险是不同的。史蒂文·C.威尔莱特教授认为,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偏好,选择一种投资理念作为自己的投资圣经,指导今后的投资决策。

哈佛商训

能否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的主要问题就在于,能否根据各种投资风格所要求的条件与自己相对照或做调整,从而建立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投资风格。事实上,投资之道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能够适应市场行情发展、能够适应自身条件的投资理念就是正确的,很多投资者正是因为坚持这种适应市场和自身条件的价值投资理念而取得了成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