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的图书馆有一句惹人深思的训言:“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天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明天再美好,也不如抓住眼下的今天多做点实事。给重要的事情留出必要的时间,是保证自己有序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商业精英做事的优秀习惯之一。
在哈佛,学习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是重要的事情。所以哈佛对学生的告诫是:“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利用时间抓紧学习,而不是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打瞌睡。有的人会这样说:“我只是在业余时间打盹而已,业余时间干吗把自己弄得那么紧张?”爱因斯坦就曾提出:“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一位在哈佛任教的教授也说,只要知道一个青年怎样度过他的业余时间,就能预言出这个青年的前程怎样。获得哈佛大学荣誉学位的发明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一个善于分清事情轻重缓急的人,而且在时间管理上一直都没有懈怠过。
之所以要进行时间管理,其主要目的就是决定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在时间管理上,人们最大的困扰是:太多来自外界的干扰,会使得自己随时放下手边的工作去做其他的事情。事后回想,发现想做的事未完成或未做好,没想做的事反而做了,占了大部分时间,感到自己的工作效率很低。给重要的事情留出时间,首先就应当弄清楚什么是重要的。
有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轻—重”作为横坐标,把“缓—急”作为纵坐标,以此来建立一个时间管理坐标体系, 把各项事务分为4类并放入这个坐标体系中:
(1)紧急同时又是重要的:比如说处理危机、客户投诉、即将到期的任务等;
(2)重要但是不紧急的:比如说建立人际关系、新的机会、人员培训、制订防范措施、长期工作规划等;
(3)虽然紧急但是不重要的:比如电话、不速之客、行政检查、会议等;
(4)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比如客套的闲谈、无聊的信件、个人的爱好等。
对于这个理论的应用价值,主要看个人喜好,但是很多商业精英都表示,自己会选择运用一些理论或者软件来帮助自己解决时间管理的问题。重要的事情必须留出时间,很多时候,很多人都会抱怨,当自己发现什么是最重要的时候,已经晚了。然而在哈佛,却没有为时已晚一说。哈佛的教授常常说,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安曼曾经在纽约港务局工作并担任工程师一职,他工作多年后按规定退休。开始的时候,他很是失落。但他很快就高兴起来了,因为他有了一个想法,他想创办一家自己的工程公司。
安曼开始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着自己的计划,他设计的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在退休后的三十多年里,他实践着自己在工作中没有机会尝试的大胆和新奇的设计,不停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经典: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机场,华盛顿杜勒斯机场,伊朗高速公路系统,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中心建筑群……这些作品被当作大学建筑系和工程系教科书上常用的范例,也是安曼伟大梦想的见证。86岁的时候,他完成了最后一个作品—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悬体公路桥—纽约韦拉扎诺海峡桥。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你愿意开始,认清目标,打定主意去做一件事,永远不会晚。其实,时间管理和我们的信念息息相关。事情在我们心中的重要程度,决定着我们如何安排及运用自己的时间。时间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管理时间,而在于如何分配时间。
人的一生时间有限,我们永远没有时间做完每一件事,但要做对那些重要的事。成功地界定问题就已经解决了时间管理问题的一半。让我们每天安排多一些时间去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如学英语、锻炼身体、安排每年体检、推动员工培训、关心孩子的成长与学习、把家乡的父母接来定居等等,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要知道有许多事情是没法“亡羊补牢”的!
哈佛商训
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管你有多少工作要做,都要保持清醒和冷静,从容不迫地做好你的时间规划,把重要、紧急、非重要、普通的事情划分各个等级,然后按部就班地进行,有条不紊地完成,如果紧急的工作太多,一定要预留时间给重要的工作任务。记住,珍惜时间,从时间管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