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包装语言,让批评更加和善

哈佛商训:美国商业精英是如何炼成的 作者:丹尼·冯


批评是改善管理的重要手段,懂得如何去批评,更能提高下属员工们的绩效。当然,这里所说的批评,是一种委婉的批评,让别人听了之后,很乐意地接受,并在行动中改正错误。一名优秀的领导者,更是会把批评和说服的话包装得漂漂亮亮,充满艺术。

美国前任总统柯立芝有一次批评他的女秘书:“你这件衣服很漂亮,你真是一个迷人的小姐。只是我希望你打印文件时注意一下标点符号,让你打的文件像你一样可爱。”女秘书对这次批评印象非常深刻,从此打印文件很少出错。

身为美国总统,柯立芝可算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了,说话如此委婉、客气,这是他良好修养与非凡气度的体现。假如他换一种盛气凌人的口吻呵斥:“怎么搞的!连标点符号都搞不清楚,亏你还是大学毕业生!”这样只能让对方反感,达不到纠正对方错误的目的。

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有很多人,说话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本来是不错的,但由于不注意说话艺术,往往导致无谓的误解和争端,甚至影响团结。

作为领导,当下属尽了最大努力而事情最终没有办好时,此时最好不要向他们提出忠告。如果你这时不适时宜地说“如果不那样就不至这么糟了”之类的话,即使你指出了问题的要害且很在理,部下心里也会顿生“你没看见我已拼了老命了吗”的反感情绪,效果当然就不会很好了。相反,如果此时你能说几句“辛苦你了”、“你已做了最大的努力”、“这事的确比较难办”的安慰话,接着和下属一起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且适时地提出一些忠告,那么下属就会欣然接受。

说话是人们交流信息、传情达意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所表达的意义是通过人们对其发音器官的有意识的控制和使用而表现出来的。这种控制和使用的一个重要对象便是说话的声和气。恰到好处地使用声和气不仅能充分地表达说话的意图和情感,而且还能使说话生机勃勃,充满艺术的感染力。

很多组织之所以死气沉沉,机制僵化,组织成员们缺乏积极性与创造性,都是批评不当造成的结果。因此,要利用好批评,以利于提高管理的绩效,我们就必然要遵循一定的方法与技巧:

(1)批评要起到一定的效果。要清楚批评的目的是什么,要通过批评对将来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懂得这两点,你的批评将会取得良效。

(2)在批评别人时,我们首先要肯定别人所做的事情中值得肯定的一面。其次,要明确、直接和客观地指出当事人的不足或错误。并说明这种不足或错误对组织和其个人将会造成什么后果。同时,还要说明这些不足之处是可以弥补的,错误是能够改正的。

(3)遵循适度原则,对事不对人。批评时,一定要针对事情本身,不要针对人。谁都会做错事,做错了事,并不代表他这个人如何如何。所以在批评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对事不对人。

批评是一门艺术,批评也是一门科学。如果管理者懂得如何应用批评,让批评比赞扬对员工的工作更起到激励的作用,无疑,批评能就起到改善管理不力状况的奇效。

哈佛商训

批评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没有人喜欢被批评,不要相信“闻过则喜”。如果你一味地指责别人,你会发现,除了别人的厌恶和不满外,你一无所获。然而,如果能够让对方感觉到你是来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的,而不仅仅是来发泄你的不满的,将你的批评进行美化和包装,你就可以收获一个积极进取的下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