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潜藏深处的幸福源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当你充分认识了它,并且把它发挥到极致时,你便拥有了一个幸福的人生。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那位平时看来不错的助手。
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你帮我寻找一位好吗?”
“我一定竭尽全力。”
苏格拉底笑了笑。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办起来:“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都不如……”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
苏格拉底笑了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一代哲人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他曾经密切关注着的世界。
有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全部开发,那么他将学会40种语言,拿14个博士学位.他的信息储存量可以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图书馆l000万册书籍的50倍。然而,千万万人庸庸碌碌生活着,却从来意识不到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巨大潜力。
在很多时候,人们总是只会羡慕别人所取得的种种成绩称赞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却没有觉察到在自己的身上同样也存在着许多优秀的品质,其实,自己也可以取得像别人一样优秀的成绩。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有的人可以写一流的文章,有的人拥有超棒的口才,有的人聪明灵秀,有的人身强体壮,有的人能歌善舞,有的人能书善画……总而言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有的人成功,是因为他挖掘出了自己的潜能。有的失败了,是因为他没有挖掘出自己的潜能,甚至连发现都没有,一生只顾着去欣赏和崇拜别人,而从来没有认真地认识过自己。结果,平庸了一生,只能永远地羡慕别人,也只能在成功的彼岸对着成功望而生叹。
还有的人发现了自己的潜能,但是由于懒惰、怯懦、自卑或其它原因始终都没有采取行动去开采或也只是半途而废,结果也只能以失败而告终。这样的人,也只能望着成功轻声叹息了。
努力地寻找你的潜能吧,当你真正地发现它,并将它发掘出来的时候,你便拥有了无穷无尽的幸福,因为它是属于你自己的幸福源泉!
时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索柯尼石油公司人事经理保罗·波恩顿,在过去的20年中,曾面试过7.5万名应聘者。当有人请教他:“今天的年轻人求职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他回答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让人惊诧不已,想想看,一个人花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工作选择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购买一件穿了一年就会扔掉的衣服上的心思要少得多,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当他未来的幸福和富足全部依赖于这份工作时。”
很多年轻人都不了解自己能够做什么,也不知道到底想要什么,一开始时野心勃勃,但没过多久就变得沮丧和颓废,甚至麻木不仁。
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意义,他们努力地工作只不过是为了金钱与成就而已,而一旦达成这个目标,却发现一切尽属虚空。
关于生活方式、经济能力、工作与休闲,以及成就感的来源等生命重大课题,如果没有一个清楚的看法,我们便不知道自己为何活着,沉重的付出只能带来微不足道的利益。
问一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许你会说:“我什么都想要,你能给我吗?”
其实,你想要的都能得到。理想的工作、让自己快乐和满足的社交、心灵与美感的提升、能维持符合自己身份的金钱……所有这些并非可望而不可即,但是,你必须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懂得如何去追求。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具体来说就是,生活有明确的目标,工作有明显的意图,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把是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作为标准,可以将上班族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类:被动算盘珠型,即一切以领导意志为导向,想要的就是能够完成被安排的工作;消极怠工型,即为了混日子,不在乎想要什么;积极自主型,即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工作带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不但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工作,还明确自己还需要做什么以服务于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