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知世识人决定成败

度心术与韬晦术全集 作者:公隋


 

知世而后存焉。识人而后幸焉。

大意

了解社会之后方能生存。识别他人的优劣之后才有幸运。

实例一

柳公权虚心求教得真传

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小时候的书法很糟糕,老师和父亲为之头痛不已,经常批评他。

柳公权通晓一些事理后,也为之惭愧,决心要写出一手好字。从那以后,他不分昼夜地勤学苦练,认真琢磨。到了十多岁的时候,一手字在方圆好几里地方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年少的柳公权渐渐觉得自己有些了不起了。

一天,少年柳公权正在门口的大桑树下练字,不停地练习“飞”、“凤”和“家”这三个字。在书法中,有一句人人尽知的话:神笔难写“飞凤家”,也就是说这三个字特别难写。柳公权写了一遍又一遍,自觉特别满意,于是在一张条幅上提笔写下“会写飞风家,敢在人前夸”十个大字,贴在树上。

一个卖豆腐脑的老头儿看到柳公权写下的诳语,不禁觉得这个孩子年轻气盛。他捋着胡须,沉思一会儿,皱起眉头,摇摇头说:“你的字还差得远呢,你看看这些字就像我的豆腐脑一样,根本就没有力度,你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

柳公权一听非常不高兴,不甘示弱地说:“这附近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我的字,别人都夸我写得好,你有什么不服气的?”

老人语重心长地说:“我也不必多言,你有机会去华原县找字画汤吧!”说完就走了。柳公权不服气还有比自己强的人。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华原县城,寻找字画汤,看看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究竟有多大本事。

一进华原县城门,柳公权就看见一条白布幌子挂在一棵大槐树上,上书三个字:“字画汤”。树下一个老头,长得清瘦,没有双臂,正在用脚写字。只见他运笔如神,龙飞凤舞,围观的人们不住拍手叫好,喝彩声阵阵。

柳公权想起自己的那点小本事,竟然还敢口出狂言,自以为天下第一,现在幡然醒悟。他跪在老人面前,恳求收自己为徒。老人说:“我年事已高,没有精力教学生,你还是回家去吧!”但柳公权诚心哀求,最后,老人说:“这样吧,我给你两句指点,你假如真正按照我说的去做,定会有所成就。”说完,“字画汤”在地上铺了一张大纸,用右脚提笔写道: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牢地铭刻在心,诚恳地拜谢老人,依依不舍地回家去了。自此以后,他更加发愤练字,既学习颜体的丰满,又学习欧体的圆润;既学习“字画汤”的狂放,又学习馆阁体的娟秀。他还注意观察大自然的一些现象,例如看人家屠宰牛羊,观察其中的骨架结构;看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鱼,把自然界各种形态都转化到书法艺术中。最后,柳公权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简评

知识改变命运。拥有知识,就会提高才学,提高素质,为着更高的理想不断地追求奋斗,最终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然而,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求学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自命清高,无视他人的优点与长处,最终故步自封,一无所成;相反,可以看到他人的长处,懂得虚心求教的人,就会不断地完善自我,最终成为一代名师。

实例二

华佗虚心求教的故事

华佗是汉代著名医学家。他成了名医以后,来找他看病的人很多。 一天,来了一个年轻人,请华佗给他看病,华佗看了看说:“你得的是头风病,药倒是有,只是没有药引子。”

“得用什么药作药引子呢?”

“生人脑子。”病人一听,吓了一跳,上哪去找生人脑子呢?只好失望地回家了。过了些日子,这个年轻人又找了位老医生,老医生问他:“你找人看过吗?”

“我找华佗看过,他说要生人脑子做药引子,我没办法,只好不治了。” 

老医生哈哈大笑,说:“用不着找生人脑子,去找十个旧草帽,煎汤喝就行了。记住,一定要找人们带过多年的草帽才顶事。” 年轻人照着去做,果然药到病除。有一天,华佗又碰到这个年轻人,见他生机勃勃,不像有病的样子。于是就问:“你的头风病好啦?” 

“是啊,多亏一位老先生给我治好了。”

华佗仔细地打听了治疗经过,特别敬佩那位老医生。他想向老医生请教,把他的经验学来。他知道假如老医生知道他是华佗,肯定不会收他为徒。于是,他装扮成一名普通人的模样,跟那位医生学了三年徒。

一日,老师外出了,华佗同师弟在家里拣药。门外来了一位肚子像箩、腿粗像斗的病人。病人听说这儿有名医,便跑来求治。老师不在家,徒弟不敢随便接待,就叫病人改天再来。    

病人为难地哀求道:“求求先生,给我治一下吧!我家离这儿非常远,来一趟不容易。”

这时,华佗见病人病得特别重,不能迟延,就说:“我来给你治。” 说着,拿出二两砒霜交给病人说:“这是二两砒霜,分两次吃。可不能一次全吃了啊!”

病人接药,连忙感谢。病人走后,师弟埋怨道:“砒霜是毒药,吃死了人怎么办?”“这人得的是鼓胀病,必须以毒攻毒。”“治死了谁担当得起?”华佗笑着说:“不会的,出了事我担着。”

那个大肚子病人拿药出了村外,正巧碰上老医生回来了,病人便走上前求治。老医生一看,说道:“你这病容易治,买二两砒霜,匀两次吃,一次吃有危险,快回去吧!”

病人一听,说:“二两砒霜,你徒弟拿给我了,他叫我分两次吃。” 老医生接过药一看,果然上面写得清楚,心想:“我这个验方除了护国寺老道人和华佗,还有谁知道呢?我没有传给徒弟呀?”

回到家里,问两个徒弟:“刚才大肚子病人的药是谁开的?” 徒弟指着华佗说:“是师兄。我说这药有毒,他不听,逞能。” 华佗不紧不慢地说:“师傅,这病人得的是鼓胀病,用砒霜以毒攻毒,病人吃了有益无害。” 

“这是谁告诉你的?”

“护国寺老道人,我在那儿学了几年。” 老医生这才明白过来,他就是华佗,连忙说:“华佗啊!你怎么到我这儿来当学徒啊!” 华佗只好说出求学的理由。老医生听完华佗的话,一把抓住他的手说:“你已经名声远扬了,还到我这穷乡僻壤来吃苦,真对不起你呀!”

老医生当即把治头风病的药方告诉了华佗。

简评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不可改变的真理名言,教育着一代一代的人们。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还明了世理,能委身求学,敢于从点滴学起,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他的医术更加的精湛,而他的人品也得到了人们的肯定。这就是谦虚求学的结果,同样值得现代人学习。敢于将自己归零,等待你的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