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褫之伤,愈明愈痛。苛法无功,情柔堪毕焉。治人者必人治也,治非善哉。屈人者亦人屈也,屈弗耻矣。
大意
心神被剥夺的伤痛,越聪明的人就越会感到痛苦。严苛的刑法不能达到的目的,情感安抚就可以完成。惩处他人的一定会被他所惩治,惩处并不是好的方法。屈服于他人的人也会让他人屈服,屈服并不是可耻的事。
实例
范雎心服让位蔡泽
河东郡郡守王稽因犯通敌罪被判弃市,秦昭囊王嬴稷忧虑国无良将,外有敌国,范雎虽恐惧,但无言以对。燕国的客卿蔡泽听说了这件事,便向西进入秦国,扬言要取代相位。范雎闻言异常恼怒,便遣人召蔡泽来见。蔡泽来见时态度傲慢不敬,使范雎大为不快,所以斥责他说:“你扬言要取代我做秦国的相国,那就让我听听你的高见。”
蔡泽说:“天哪!你的应对是何等的迟缓啊!四个季节按春生、夏长、秋实、冬藏的次序,各完成它的功能而转换下去。你难道没有看到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越国的文种的下场吗?你有什么值得跟他们一样呢?”
范雎有意辩驳说:“有什么不可以的!这三个人的表现是节义的准则,忠诚的典范呀!君子可以杀身成名,并且死而无憾。”
蔡泽说:“人们要建功立业,怎么会不期望功成名就、全身而退呢!性命与功名都能保全的,是上等的期望;功名可以为后人景仰效法而性命却已失去的,就次一等了;声名蒙受耻辱而自身得以苟全的,便是最下一等了。商鞅、吴起、文种,他们作为臣子,竭尽全力忠于君主而取得了功名,这是可以为人仰慕的。但是闳夭、周公不也是既忠心耿耿而又道德高尚、智慧过人吗?那三人虽然令人仰慕,但又哪里比得上闳夭、周公啊?”
范雎认同地说:“是啊!”
蔡泽说:“这么说来,你的国君在笃念旧情、不背弃有功之臣这点之上,能与秦孝公、楚悼王、越王相比吗?”
范雎说:“我不知道能不能比。”
蔡泽说:“那么你和我所提的那三人相比,谁的功绩更大呢?”
范雎说:“我不如他们。”
蔡泽说:“这样的话,假如您还不引退,那将遇到的灾祸恐怕要比那三位更严重了。俗话说:‘太阳升到中天就要偏斜而西,月亮圆满了即会渐见亏缺。’进退盈缩,必须随时势的变化进行调整以求适应,这是圣人的法则。现在你的仇已报,恩也报了,心愿已得到满足却还不作变更的打算,我私下很为你担忧呀!”
范雎因此将蔡泽奉为上宾,并把他荐举给昭襄王。秦王召见蔡泽,与他交谈,非常高兴,便授予他客卿的职位。范雎随即以生病为借口辞去了相国之职。昭襄王一开始就赞赏蔡泽的计策,便任命他为相国。
简评
让人心服口服的人的确值得尊敬,而此时被屈服的人也不会感到羞耻。范雎与蔡泽的唇枪舌剑,以蔡泽的最终胜利而告终,然而范雎却一改最初对蔡泽的愤怒,还将蔡泽供为上宾,原因就在于此。蔡泽懂得换位思考,所说之言完全是站在范雎的利益,以及国家百姓的利益着想,试问:这何错之有?而得到尊重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