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忌吏贪,示廉者智也。众怨不积,惩恶勿纵。
大意
人们憎恨官吏的贪婪,彰显自己廉洁的人才算聪明。民众的怨恨不能聚集,惩治恶人不要放纵。
实例
不徇私情的苏章
苏章是汉顺帝时期有名的清官,他从来不因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冤枉好人、放过坏人,深受百姓的爱戴。
有一年,苏章被任命为冀州刺史。一上任,苏章便认认真真地处理政事,有一天,苏章发现有几个账本记得含混不清,不由得起了疑心,就派人去调查。调查的人很快呈上了报告,说是清河太守贪污受贿,数额巨大。
苏章非常生气,决心立即将这个胆大妄为的清河太守逮捕法办,可是当他的目光停留在报告上清河太守的名字上时,不由得呆住了。原来这个清河太守就是他以前的同窗,也是他那时最要好的朋友,两人总是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简直情同手足。
真是没想到这个朋友的品行竟会堕落到这种地步,苏章感到异常痛心,同时,想到自己正在处理这件案子,对老朋友怎能下得了手呢?苏章十分为难。为此,他时常在夜里思前想后,彻夜难眠。最后,他还是做了决定。
再说那位清河太守知道自己的事情被揭发了,特别害怕。可一打听才知道,这新任冀州刺史不是别人,就是自己儿时的铁哥们苏章,心里一块石头不禁落了地,心想苏章一定能念及旧情,网开一面。因此他备上厚礼,以叙旧为名,打算贿赂苏章。没想到苏章却已经先派人来邀请清河太守到他下榻之处赴宴。太守一听,喜上眉梢:果然是多年好友,真是心有灵犀啊!所以,便欢欢喜喜地去了。
苏章一见老友,忙迎上去握着他的手,领他到酒席上坐下。酒席上,苏章绝口不提案子的事,对他特别热情,又是劝酒,又是添菜。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儿时的趣事和友情,谁也看不出他们两个人各自的心事,气氛非常融洽。
此时的清河太守,早已没了戒备之心,乘着酒兴对苏章说:“苏兄,你我虽非同宗同族,但感情却胜过同胞兄弟,你现在来冀州真是太好了! 说实话,现在做官的手脚都不怎么干净。你假如发现我有什么过错的话,还请多多包涵!”
见苏章不动声色,太守愈发胆大起来,举杯向苏章感叹:“我这个人真是命好,别人顶多有一个老天爷的照应,而我却得到了两个老天爷的荫护,实在是幸运啊!”
谁知苏章这时却忽然冷淡了下来,并不接受太守的敬酒,说:“我们今天在此相聚,这是你我之间的私事,我们只叙朋友情谊,不谈别的。明天升堂审案,我仍然会公事公办。公是公,私是私,绝对不能混淆!”
清河太守听到这里,心里已经有些数了,然而他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猜测,所以又吞吞吐吐地说:“我……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苏章见他这样,冷哼一声,便单刀直入地说道:“你不要再装糊涂了!我尽管刚刚到任,就已经听说你这些年贪赃枉法,聚敛了很多不义之财。我真不愿意相信,昔日的好友竟会变成这样的人!”
清河太守见苏章已把话说明,知道自己打错了如意算盘,赶紧俯首认错:“请你念及我们当年的友情,放我一马吧!”
苏章这时则语重心长地说:“不是我不念当年的友情啊……我是皇上派来专门惩治贪官污吏的。贪污腐败现象一日不除,百姓就会遭殃,国家就不会安定。我这个人向来是坚持诚信为本、依法办事的,绝不会为了庇护一个朋友去破坏朝廷的王法,更不会违背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你好自为之吧!”说完,拂袖而去。
第二天,苏章开堂审案,果然不徇私情,按照国法将罪大恶极的清河太守正法了,维护了王法的公正与尊严。
简评
从古至今,做官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谋福利,不为百姓着想的贪官污吏最终都会被人民赶下台。但是,在历史的进程中,官官相护却从未停止过,这种“徇私枉法”之官,损害了百姓的利益,丧失了百姓的信任,最终会被正义的官员所替代。苏章对待至亲好友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从他身上彰显了一个人的忠贞不贰的高尚品德,他的事迹最终被人们记在心里,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