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节:不要成为社会和他人的负担

你为什么工作 作者:邱庆剑


56岁,比很多人的寿命都短,但是,70多部著作,却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每天、每月、每年的总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这是他有效利用生命时间,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人,她的生命周期虽然有88年,但她只度过了一年的正常生活,而且是出生的第一年,剩下的87年里,她生活在没有光、没有声音、无法说话的孤独世界里。她就是海伦·凯勒。大家想象一下,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什么话也说不出,那是什么样的生活啊,而且是生活87年。但是,海伦在她不幸的一生中,却写了14部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大家最熟悉的。马克·吐温评价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在今天,翻开我这本小书的朋友,肯定都是比海伦幸运若干倍的人,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世界,可以听到悦耳的声音,可以自由地说出心中的话语。但是,我们有多少人写出了哪怕一本书呢?

让有限的生命,实现尽可能多的价值,无论什么时候都不算晚。今天,就可以从做好工作开始,如果你觉得管理不好时间,那么,向柳比歇夫学习吧,把每一分钟纳入你的计划和总结当中。

3 .不要成为社会和他人的负担

努力工作,让生命实现更多的价值,是一个比较高的目标。我们工作,有一个重要的而且是最基本的目的,那就是自立,让自己养活自己,不要成为社会和他人的负担。

很多人也许会说:这简单啊,就一个人嘛,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一个人穿暖“全家”不冻。事实上,并不是那么简单,反倒是有很多人在成为社会和他人的负担。

先说当下的“啃老族”吧。父母辛辛苦苦把他们养大,供他们上了大学,他们总算参加工作了。他们不拿钱给父母倒也罢了,还得父母资助他们,买房啦、买车啦、结婚啦,都得父母掏钱。我们承认,由于房价太高,刚刚参加工作的购买起来很困难。但为什么不可以租房住呢?车更可以不买,结婚更可从简啊。这个群体拿着父母的钱生活,还到处炫耀,仿佛那钱是他们自己挣来的一样。可能因为有父母在后面支撑,他们中

相当一部分不敬业。不敬业自然无法创造业绩,没有业绩自然拿不到高工资,没有高工资就得继续“啃老”。这帮人,已经成为父母的负担,却心安理得。啃老不可能啃一辈子,这些人不努力的话,最终还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再说工作不努力、生活陷入困境的那些人吧。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他们生活不如意,但他们不努力去工作,成天抱怨国家、社会和他人。在这些人看来,他是社会的一员,就有资格过上好日子,国家和社会有义务帮助他。如果不帮助,他们就有理由干出杀人放火的行径——拿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是“报复”,比如成都纵火烧公交车的那个人。这“报复”两个字是极不恰当的,谁也不欠你,谁也没惹你,你凭什么报复啊?公交车上陪死的冤魂,哪一个也不欠你什么啊!有一个富翁到一个贫穷的村子里去,发现一家人特别穷,家徒四壁,吃饭连筷子都没有,一家人用手抓食物吃。富翁富有同情心,决心要资助这一家人,可当他走出这家人的门时,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看到这家人门口有很多的竹子,他们竟然还没有筷子用!他们的穷,是好吃懒做的结果。对于这类人,你怎么资助都是没有用的,你给他一袋种子,他不会种在地里去,而是把它们吃掉;你给他一头小猪,他绝对不会把它养大,而是把它杀掉吃了;你给他一笔钱吧,那更可怕,他们不会拿去做生意,也不会拿去存银行,甚至不会拿去买食物,他们拿去买烟抽,或者扑到牌桌上赌个天昏地暗,输光以后又等下一个人来资助他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