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当他握着拳头在我们面前怒吼"我真想把主管一拳打死"时,我们不必去明白主管怎么惹了他,只需轻轻点头表示同意,他就会对我们非常感激,即使他不说出来。因为我们的倾听,已经分担了他的痛苦。是我们的倾听,满足了他宣泄情感的欲望,帮他重新找回了自信。当然如果他的情绪异常激动时,作为朋友,我们切不可火上浇油,还必须阻拦他,劝说他,以免他因为一时之气铸成大错。
更重要的是,倾听还是我们赢得人脉进而赢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古今中外,很多善于倾听的人,都借此拥有了非凡的人脉,从而为自己的事业发展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推动力--齐桓公不善倾听,就没有春秋霸业;唐太宗不善倾听,就没有贞观之治;蒲松龄不会倾听,就没有《聊斋志异》的问世。同样,不善倾听者,如袁绍、吕布等一时枭雄,其下场只能是含恨而终。可见,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成败来说,倾听是多么的重要。
哲人曾经说过:造物主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况且,嘴还有另外的功用--吃饭,而耳朵只用于聆听,所以我们更要少说多听。专家研究也发现,通常情况下,人际交往的成败,并不在于我们说话的时间长短,而在于我们应该说什么。也就是说,人际交往的失败往往是由于我们说话失误引起的。而说话的失误,却往往是由于我们听得太少或者不会倾听。比如,当别人还没有说完的时候,我们就急忙发表自己的意见,结果往往与事实相左;与别人说话时,我们心不在焉,以至于没有听出别人的言下之意;别人犯错误时,我们不给人解释的机会,一味指责;等等。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谁会愿意跟这样的人交谈,当然也没有人愿跟这样的人做朋友。
此外,倾听还可以帮助他人减轻心理压力。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我们遭遇逆境时,总是会有找个朋友一吐为快的想法。科学研究证明,对于焦虑、失望、难过等心情,认真、有效的倾听往往能够在不经意间起到有效缓解的作用。美国内战初期,当时的总统林肯曾陷入危机四伏的境地,他的心情自然沉重无比。于是,他找来了他的老朋友,向他倾诉自己的心事。当老朋友离开时,林肯的心情已经舒畅多了。因此,当有朋友来找我们倾诉时,我们一定不要拒绝,否则我们很可能会与好友产生隔阂。相反,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地倾听朋友的心事,并尽力帮助他们,那么彼此之间的感情无疑会更上一层楼。
那么,倾听是不是就意味着坐在那里听对方说个不停呢?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这里的"会"字,就表示倾听也有技巧。而实际上,听不仅需要技巧,更是一种比说还要高深的学问。通常情况下,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听众,必须掌握以下"听"的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