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冯小刚印象

行者无界 作者:唐小惠


 

冯小刚是个善于隐忍克制自己的导演,对工作态度过于严格,因为一个人做事没有一股较真的劲儿,很难成事。大家都知道冯导有个性,有时还很慷慨大度,但他我行我素,好像并不在乎人家怎么写他,或拿他编段子造轶事,他频频地在电视上抛头露面,人家难免对他说三道四,如果不是人格的问题,他也能一笑了之。他能拍好喜剧,正是因为他身上这种豁达的幽默气质,仅这一点,冯小刚就很让圈里的人折服了。

活在当下,做起事来如同打仗,你没有往前冲的不要命的风格,很快就会被同行甩在后头。冯小刚就是这样在眼前这个热闹的世道上活着,仗着身上什么也不怕的胆,而且每次冲上前还能打胜仗。没见到冯小刚时,通过他的作品和他在电视上的聊天做客了解他,总是以为他特痞,有江湖色彩,心里对他有一种莫名的距离感。但当一接触,才知道他根本不是那种夸夸其谈、卖弄自己的男人,他的江湖色彩更多是在体现男人本色和对朋友的真诚上,再看看他那经常并不很受看的咧嘴一笑,还有那双总瞪得比较执著的眼睛,你就不难从中发现时下文艺界中人少有的朴实和淳厚。

在背地里,冯小刚说起王朔,总郑重地称他为自己的老师。

的确,很长一段时间,冯小刚负责编剧甚至导演的作品,无不留着王朔的痕迹。比如作品中的对话,冯小刚甚至能弄得和王朔的风格很像,足以以假乱真。他说:“我认为真正得道的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模仿别人,而且千万别相信什么一学了别人就会失去自己个性的话。个人的个性其实都是与生俱来、根深蒂固在血液和骨子里的。然而模仿到了一定程度,也就该金蝉脱壳似地开拓出自己的风格来了。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从冯小刚独立操作的电视剧《一地鸡毛》和电影《永失我爱》这些作品中,我似乎看到冯小刚就如一个日臻成熟的指挥家,面对他的交响乐队,游刃有余地指挥着每个声部的抑扬顿挫。

我感到,从此冯小刚将会在自己的影视作品创作中,步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冯小刚的影视作品给人的感觉如此好,也并非偶然。他对文学很痴迷,从中获得了不少营养。最早还是在他少年和青年时代,看了王蒙的小说《风筝飘带》时,心里就佩服人家是大作家、大手笔。那时他就跃跃欲试。直到后来王朔成名,冯小刚在看了他的《浮出海面》之后,才真正找到了完全合乎自己口味的文学感受。

1989年,冯小刚经过一系列努力,根据朋友的经历和自己的感悟,终于写出了第一个剧本《遭遇激情》。随后,这一剧本即被拍成电影。接着,冯小刚又写了几个剧本,如夏钢执导的电影《大撒把》,还有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中的几集,一发而不可收拾。

从1988年冯小刚和赵宝刚、郑晓龙联合拍摄电视剧《怯儒的誓言》(上、下集)开始,他已经开始涉足导演一行,并对此表现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想当好一个导演也并非易事,那需要各方面的积累和才能,还得再加上孜孜不倦的努力。冯小刚起初染指美术,之后又深入于文学,并在自己写剧本的过程中,了解了何为戏剧冲突、人物关系,经过了多种准备和尝试之后,冯小刚才开始编剧、导演了几部影视作品,并因参与了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而有了名气。他把美术、文学、写作这几样本事整合在一起,便有了后来比较结实的《一地鸡毛》和《永失我爱》。

眼下,冯小刚又完成一部新作《情殇》,下一步,他还能导出什么好的影视作品,还能走多远,是不得而知的。不过从他编剧或由他执导的《遭遇激情》、《借我一点爱》、《大撒把》、《永失我爱》几部作品来看,在冯小刚心中始终涌动着一种永不消失的感伤情绪,这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艺术家的特质。冯小刚是一个骨子里深藏着感伤的男人,他必定是深刻的。终其一生,无论他获得怎样的辉煌,也肯定很难甘于自我满足吧。

其实,冯小刚无论多么辉煌,他身上的市民阶层的质朴,永远不会消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