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各级政府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在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工作中,做到把握全局,搞好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更新发展观念,加强学习,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创新体制机制,统筹考虑,全面把握国家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宏观调控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要抓紧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合理调整与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包括从财政、税收、投资、分配等方面采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制度、机制和法制建设。比如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省领导班子换届中,节能减排成为干部绩效考评的一项主要内容。并且政府开始逐步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同时公开节能减排信息实施社会监督制度化。
所谓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根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要多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干得民心、暖民心的事,多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正确的政绩观是各级政府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前提,是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的。只有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政绩观,才能更好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但当前,一些政府干部把政绩仅仅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筹码,为一己私利,急功近利,不惜劳民伤财。有的虽然一时取得了微薄成绩,却损害了长远发展;有的虽然在局部获利,却损害了全局利益。有的沉迷于“数字政绩观”之中,一味追求GDP;有的陶醉于“工程政绩观”之中,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陕西宁陕县广货街镇民政干部谌太林为迎接上级卫生检查,将镇上一名流浪人员用车拉到荒郊野外遗弃。在海拔1400多米高的秦岭山上,该青年乞丐最终死亡。谌太林先以涉嫌玩忽职守罪被刑拘,后又因家庭困难等原因被取保候审。如果说流浪者之死,谌太林难辞其咎,那么,流浪者之死最根本的原因则是错误的政绩观。目前少数一味追求政绩成瘾的干部不计后果地追求城市的光鲜、数据的漂亮,导致在迎接上级检查时不惜穷尽一切手段“造美遮丑”,将对自认为或上级可能认为不好、不雅、落后的、于己不利的人和物遮蔽起来。在这种官场“遮学”潜规则的指引下,乞丐、流浪者、进城务工者、穿着不雅者、小摊小贩甚至外来人口也可能成为被遮蔽或驱赶的对象;粉刷沿街老房子外墙、沿街建筑大洗脸、房前屋后拔庄稼、“遮羞墙”等新闻也时有出现。
为此,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所谓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各项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所谓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倾听群众呼声,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各级政府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必须以长远的战略眼光追求和创造政绩,用科学发展观正确估价政绩。要讲成本、重质量、求效益,正确处理好发展的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处理好群体与个体、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始终追求得到广大群众认可的政绩,没有“副作用”和“后遗症”的政绩。
(二)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
(三)要着力提高政府公信力
(四)要剔除我国古代行政文化的糟粕
(五)要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政府行政文化理念
二、反腐倡“廉”——政府行政环境文化建设
(一)建设“廉”洁政府
(二)建设“廉”价政府或节约型政府
三、政风建设——政府行政形象文化建设
形象文化是政府行政文化的外在表现,是政府行政系统整体与个体、外形与内质、政治与业务、执法与服务等方面的总体展现。建设政府行政形象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政风建设,养成科学、民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各级政府干部要加强政风建设,必须认真学习贯彻2007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倡导以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一)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
(二)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
(三)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四)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五)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
(六)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
(七)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
(八)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