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父母因为觉得自己不管对孩子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为了他好,所以,会理直气壮地对孩子横加指责,同时为自己的良苦用心不被理解而满腹委屈、愤愤不平。其实,“出发点”和“结果”是两回事。父母用意良好的动机出发点并不意味着结果一定良好,因为在这个中间有个“过程”。过程中的时间、方法、情境不恰当的时候,愿望中的结果并不一定能实现。而我们的很多父母恰是因为忽视过程和方法,造成了教育的失败。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外面下着雨,母亲正在屋里满头大汗地拖地,孩子进门了,脚上的鞋糊满了泥,脱在了刚擦过的地板上。妈妈急了:“哎呀呀,你怎么这点常识都不知道—脏死了,我刚刚拖过的地!你知不知道我拖地是多么累?你看地被你弄得多脏?这个孩子真是的,这么点事都不知道,从不知道心疼妈妈……”
你要是孩子,会如何想?你首先反应出来的,恐怕不是“我把地弄脏了,妈妈很累很辛苦”,而是不耐烦:“妈妈怎么这么唠叨?就这么点事,她就这么急,就这么没完没了,至于吗?”随后就会迸出:“行了行了,别说了好不好?”
妈妈更火了:“哎,你这孩子,说你不行啊?还不耐烦了……”接下去,一场争吵在所难免。妈妈辛苦又添堵,儿子委屈又压抑。
人的感情交流有“复制效应”,你急了、烦了,对方马上受感染,也会急、会烦。亲人之间,这种互相感染尤其不设防、不避讳。
如果妈妈不这么急,而是和颜悦色地说:“儿子,妈刚擦完地,怕脏。你把鞋脱下来直接放在卫生间里吧,这样好收拾……”听到妈妈这么说,儿子一定会照你说的做,你的目的就达到了,既不用生气也不用上火。而像前面那样情急之中的唠叨、抱怨,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伤感情,惹一肚子气。
在对孩子的教育当中,相对于动机,过程、方法其实更为重要。多采用平等的建议、商量的语气,少采用命令、抱怨的语气,能使孩子听进去你的话。
如果就此做一下换位思考,可能更易理解这样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