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个人素质一小步 民族素质一大步(2)

为中国加油:21世纪公民读本 作者:周晓柏


《经济管理》杂志社原社长赵英先生去日本做访问学者时,他与一位日本研究人员出差后回到东京上野车站,一看表,才4点钟(日本一般是6点下班),于是这位研究人员又回到单位上班去了,而乘车到单位去还需要坐半小时的电车。

可以想一想,我们的工作人员哪一个能做到这一点。这就是我们与别人的差距。

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与日本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的GDP只是日本的1/4,人均收入是日本的1/35—1/40,数据上的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管理者、我们的员工与人家在敬业精神、责任心等方面的差距。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谈到这点时有一个经典的说法:如果让一个日本员工每天擦6遍桌子,他们一定会一丝不苟地每天擦6遍,而我们中国的员工第一天会擦6遍,第二天也会擦6遍,可是第三天就会擦5遍,第四天可能只擦4遍……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引进了许多一流的设备,而产品质量却达不到原装水平的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多工业品产量能达到世界第一,而我们的出口价格却只有人家的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的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产品在欧美市场价格上不去的原因。

我们靠什么赢得未来的竞争。

现在,世界上有许多知名学者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发生,战场是我们中小学课堂。哪一个国家政府有发展教育的远见,将会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

邓小平同志也说过: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

“中小学课堂”、“教育的失误”这些词说到底都是对人才的培养,国民素质的培养。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05—2006》:

中国的成长竞争力指标在117个国家/地区中名列第49名,较去年下滑了3位;在今年的排行榜上,中国在宏观经济环境稳定方面排名靠前,名列全球33位,但公共机构质量和技术领域排名靠后,个别列全球第26位和第64位。

为什么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而国际竞争力却下降了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国民素质的问题:

权威机构对世界部分国家竞争力的评价中,中国的国民素质排在第35位;

中国7000万技术工人,高级技工仅占3 5%,而西方发达国家占40%以上;

中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为日本人的1/26、美国的1/25。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最新科研成果《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2004)》显示:2003年国民阅读率比1998年下降8 7%;据有关调查显示,5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

我们的国家靠什么提高国际竞争力?就是要从细节入手,扎扎实实提高国民的素质。在德国,很多学校的办学方向就是“培养第一流的劳动力大军”,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如何提高国民素质呢?我想别无二法,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我记得《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中,这位前副总理指出:让每一个愿意学习的人都有机会学习。

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世界在“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时机”,帮助中国向世界开放,这对中国和世界都是好事。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凯文·高斯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