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领导下,中国大革命运动开始高涨,特别是1925年五卅运动后,工农运动迅速向纵深发展。同时,在五卅运动中,各阶级的政治态度都得到充分表现,国内的阶级关系、阶级斗争也日益尖锐和复杂起来。国民党新、老右派猖狂活动,企图夺取革命领导权。革命形势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的许多基本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尤其迫切需要正确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和把握各阶级间的相互关系,以便确定革命的领导者、动力、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把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写进了决议,并且把这个问题同发动农民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大会议决案指出:农民“天然是工人阶级之同盟者”。不努力发动农民从事经济和政治的斗争,“我们希望中国革命成功以及在民族运动中取得领导地位,都是不可能的”。四大前后,瞿秋白、恽代英、蔡和森、邓中夏、周恩来、李大钊,以及陈独秀、张国焘等都写过关于中国各阶级分析的文章。
在毛泽东的革命实践中,先是投身于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新文化运动,继而发起创建共产党并领导了湘区的工人运动,中共三大后又参加了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作。1924年底至1925年8月回湖南养病时,又发动领导了韶山地区的农民运动。丰富的革命实践,使得他广泛地接触了各阶级和各阶层的人士,加深了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了完整严密的科学分析。他在1925年12月1日出版的《革命》(半月刊)第4期上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在1926年1月1日出版的《中国农民》第1期上发表的《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中,比较系统和全面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敌、我、友问题,从而提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
毛泽东开宗明义就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真正的敌人。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
毛泽东指出: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他们与民族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是“极端的反革命派”。中产阶级即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国革命抱“矛盾的态度”。他们受外资打击、军阀压迫感觉痛苦时,需要革命,但是当着革命在国内有本国无产阶级勇猛参加,在国外有国际无产阶级积极援助,对于其欲达到大资产阶级地位的发展感到威胁时,又怀疑革命。他们企图实现民族资产阶级一阶级统治的国家,但这种企图“是完全行不通的”。在阶级斗争激烈的形势下,中间阶级必定很快分化,“或者向左跑入革命派,或者向右跑入反革命派,没有他们‘独立’的余地”。毛泽东把小资产阶级分为有余钱剩米的、经济上大体自给的、生活下降的三部分,即右翼、中间、左翼三派,认为这个阶级“在人数上、在阶级性上,都值得大大注意”,革命高潮到来时,三部分人都可以参加或附和革命。毛泽东指出:半无产阶级包括半自耕农、贫民、手工业工人、店员、小贩等。他们“需要一个变更现状的革命”,对于革命宣传极易接受。其中半自耕农和贫民是农村中一个数量极大的群众,所谓农民问题,主要就是他们的问题。他还指出:农村的无产阶级——雇农,在乡村中是生活最感困难者,因而“在农民运动中和贫农处于同一紧要的地位”。关于无产阶级,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中国现代工业无产阶级不多,但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他们比任何阶级都更为集中,而且经济地位低下,失去了生产手段,绝了发财的念头,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极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因此他们特别能战斗,“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毛泽东还特别提到游民无产者,这种人多为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和失去了工作机会的手工业者,“他们很能勇敢奋斗,但有破坏性”,因此必须加以得法的领导,使之成为一种革命的力量。
基于上述分析,毛泽东清楚地区分了中国革命中的敌人和朋友。他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一切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我们真正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他在反对国民党右派和中国共产党内错误思想的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初步尝试,集中了当时共产党人探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最初成果。他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倾向,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关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领导、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初步阐述了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