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世界城市的成长故事(8)

智慧城市之路:科学治理与城市个性 作者:中国电信智慧城市研究组


2.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仿真-虚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

数字城市仍是一个概念,可以看做是一个系统工程或发展战略,但不能看做是一个项目或一个系统。它可能包含了很多系统,但是要对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很难的,也难以界定哪些是属于数字城市的内容,到了什么样的信息化水平可以看做是实现了数字城市。但它并不是一个虚拟的东西,也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它是一个在未来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时可用、无处不在的“系统”。数字城市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对城市建设、市民生活、经济发展逐渐带来效益和方便。 

数字城市的战略目标是实现城市各种数据的整合,使之便于共享和容易使用,使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社区和个人都能方便有效地进行网上办公、网上查找信息、网上学习、网上工作、网上休闲等。

数字城市的基础主要有三项。第一项是信息基础设施,要有高速宽带网络和支撑的计算机服务系统与网络交换系统。也就是说,数字城市的第一项任务是解决“修路”的问题。但是光有路不行,还必须有第二项基础——数据,特别是“空间数据”。据统计,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信息有80%与空间位置有关,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也是在地球空间框架上集成和展示各种数据,数字地图和数字影像是数字城市的基础框架。数字城市的第三项基础是人,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与管理我们的“现实城市”相对应,管理数字城市要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机构和规范,要不断对网络系统和数据进行建设、更新、维护和升级,并协调用户的访问。除了管理数字城市的人以外,培养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是建了数字城市而没有人用,是一种浪费,也产生不了社会经济效益。只有成千上万的企业,成百万、上千万的市民应用数字城市,才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3.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是指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对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狭义的宜居城市是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

宜居城市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

宜居城市应该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城市,因为城市是区域经济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中心,是经济要素的高密度聚集地,是各种非农产业活动的载体。城市只有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才能为宜居城市物质设施建设提供保证。 

宜居城市应该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城市,只有在政局稳定、治安良好、民族团结、各阶层融洽、社区亲和、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居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现代城市生活,才能将城市视为自己物质的家园和精神的归宿。

宜居城市应该是文化丰富厚重的城市,城市的文化丰富厚重有如下含义: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化设施齐备、文化活动频繁、城市文化氛围浓郁。只有具有文化丰厚度的城市,才能称之为思想、教育、科技、文化中心,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环境育人、造人的职能,才能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

宜居城市应该是生活舒适便捷的城市,生活的舒适便捷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居住舒适,要有配套设施齐备、符合健康要求的住房;交通便捷,公共交通网络发达;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卫生等质量良好,供给充足;生态健康,天蓝水碧,住区安静整洁,人均绿地多,生态平衡。

宜居城市应该是景观优美怡人的城市,城市是一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景观的优美怡人是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这既需要城市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又要求人文景观如道路、建筑、广场、小品、公园等的设计和建设具有人文尺度,体现人文关怀,从而起到陶冶居民心性的功效。

宜居城市应该是具有公共安全的城市,公共安全度是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暴雨、温疫,防御和处理人为灾害如大暴乱、恐怖袭击、突发公共事件等的能力,确保城市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公共安全度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只有有了安全感,居民才能够安居乐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