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泛在信息架构基本特征
与传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同,智慧城市的泛在信息基础助力实现智慧城市,应当具备宽带、泛在、协同和安全四大基础特征。
1.宽带
智慧城市是以数据为核心的,因此宽带是智慧城市泛在基础的重要特征,通过有线和无线结合,经济高效地满足智慧城市数据传输的需要。
— 有线宽带为基础:综合使用PON、DSL等技术,提升整个城市宽带;
— 无线网络宽带化:在现有evdo/WCDMA/TD等3G基础上,逐步向4G演进。
2.泛在
智慧城市要求信息在获取、传输各方面都具有泛在特征,实现无所不在、无所不包、触手可及。
— 感知无处不在:传感器装置遍布城市,人随身携带的设备也具备感知能力,人也成为城市里活动的感知节点,广泛获取信息;
— 网络弹性适配:通信网络间协同工作,实现按需匹配的弹性的接入机制(如C+W等);
— 信息触手可及:用户可以随时获取和发送目标信息。
3.协同
信息协同是打造智慧城市最重要的基础特征之一,通过信息集中存储和智能处理,实现政府、企业、公众的信息共享和协同。
— 政府协同管理:政府各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流程协同;
— 企业协同运作:企业间共享数据,实现优势互补;
— 公共信息共享:政府、企业以及其他公共信息可以开放给公众,服务民生。
4.安全
安全是以数据为核心的智慧城市泛在基础高效运行的保障,在传统的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 统筹规划:从政府层面统筹规划整体安全策略,建设信息安全服务系统;
— 安全分级:不同数据需要不同级别的安全,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等级保障机制;
— 向下延伸:采用新的无线传感网安全技术手段,保障感知节点安全。
智慧城市的泛在基础建设需要四个平面同时进行,四个平面内部分步骤逐步建设完善,四个平面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城市的智慧化进程,如图10-2所示。
— 感知平面:感知平面主要关注的内容包括感知技术的优化和产业化,感知技术的规范化,以及感知设备的部署;
— 网络平面:网络平面依托现有通信网络,进行网络的宽带化、智能化、泛在化的建设,包括部署城市光网,建设智能管道,3G/4G技术的升级等;
— 信息平面:信息平面需要建设公共的综合应用平台,公共综合应用平台分为数据层和能力层两个层面,数据层不但存储各种类型的海量数据,而且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引擎,能力层实现公用的各种能力,包括通信能力、支付能力、设备管理能力、定位能力等,围绕公共综合应用平台具备的资源和能力,针对政府、行业、公众分别建设共性的能力。
— 交互平面:交互平面实现信息的交互,交互平面的建设首先是各种交互终端的智能化改造,如手机、平板电脑、公共候车亭等公共设施;其次包括各种交互终端的交互接口统一化和标准化,如软件接口、硬件接口、通信接口、管理维护接口等;智慧城市将产生很多全新的交互需求,交互过程中会有主动请求、事件触发、被动推送、人机或者机器与机器之间互动等各种全新的交互模式,交互平面的建设包括这些交互模式的设计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