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Google是云计算的发起人和重要推动力量之一,针对自身特定的网络应用程序定制云计算平台。针对内部网络数据规模超大的特点,Google提出了一整套基于分布式并行集群方式的基础架构,利用软件的能力来处理集群中经常发生的节点失效问题。Google使用的云计算基础架构模式包括四个相互独立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系统。包括Google建立在集群之上的文件系统Google File System,针对Google应用程序的特点提出的Map/Reduce 编程模式,分布式的锁机制Chubby,以及Google开发的模型简化的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库BigTable。Google并不是通过向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来收费的,而是基于云计算平台实现Google各种应用的运行,并通过后向收费获取收益。
— 其他:思科、英特尔、微软、惠普等公司,也正在致力于云计算领域的研究和产品的开发。
产业界火热的云计算发展形势极大地吸引了中外学术研究领域的兴趣,推动了相关技术、标准和商业模式的研究进展。云计算的论坛与研讨会异常活跃。云计算论坛在世界各地兴起,各种研究机构十分活跃。关于云计算的各种形式研讨会几乎每个月都有。投资者和提供者均看好云计算的发展,关于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创新的研究层出不穷。
制定云计算标准的正式联盟Open CloudConsortium(OCC)宣布成立,成员包括伊利诺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加州传讯及信息科技研究院。思科是第一家公开加入该组织的IT 厂商,预计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厂商参加进来。
在云计算的国际标准化方面,信息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官方组织ISO/IEC JTC1(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 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目前已正式成立了两个相关的标准研究组,即ISO/IEC JTC1/SC7 下设的云计算中IT 治理研究组和ISO/IEC JTC1/SC38下设的云计算研究组。云计算标准化的内容包括开放云计算接口、云计算基准(Benchmark)、云计算参考实现、云计算试验平台等。
中国是发起成立SC38 的主要国家之一,在上述会议期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的相关负责人成为云计算研究组秘书,这为我国组织研究制定云计算领域的国际标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我国在ISO/IEC JTC1 工作中由“被动跟随”到“积极引导”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中国在云计算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4)云计算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使用云计算服务的好处听起来如此诱人,但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云计算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人们对其仍然抱有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 安全:云计算面临的首要问题。云计算意味着企业将把类似客户信息这类具有很高商业价值的数据存放到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手中,信息的安全性和私密性是用户最为关心的事情。对于严重依赖云计算的个人或企业用户,一旦服务提供商出现安全问题,他们存储在云中的数据可能会被长期遗忘在某个角落里甚至像石沉大海般消失得无影无踪。Google等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造成的数据丢失和泄露事件时有发生,这表明云计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仍有待提高。根据IDC 的调查结果,将近75%的受访企业认为安全是云计算发展路途上的最大挑战。相当数量的个人用户对云计算服务尚未建立充分的信任感,不敢把个人资料上传到“云”中,而观念上的转变和行为习惯的改变则非一日之功。安全已经成为云计算业务拓展的主要困扰之一。
— 技术:建立云计算系统是一个技术挑战。必须购买或征用数百或数千台个人电脑或服务器并将它们联在一起进行并行管理,并且需要开发功能丰富的软件以提供24×7 的Web应用。此外,目前众多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各自云计算服务的技术和标准还不统一,用户在选择时面临不少困惑。
— 经济:建立云计算服务花费巨大,只有大公司才可能承担如此大规模的资源,那么这些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公司如何获得足够的回报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另外,收费模式和定价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云计算将像其他新技术一样遇到盈利模式的问题。毕竟企业对于现有本地数据和业务往往已经建立了专有的数据中心,是否迁移以及如何以更低成本迁移到云计算平台之中是个不小的困扰。
— 网络:持久的宽带互联网接入是云计算成功运行的基本前提,但是目前接入是网络发展最主要的瓶颈。有赖于政府和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提高接入的带宽和质量。
— 兼容性:用户已经习惯于现有的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云计算要实现跨平台的服务,就必须保证现有文件格式与未来基于Web 应用的文件格式能够兼容,否则很难使大多数用户向云计算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