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创新技术推动城市智慧化进程(12)

智慧城市之路:科学治理与城市个性 作者:中国电信智慧城市研究组


云计算将网络上分布的计算、存储、服务构件、网络软件等资源集中起来,基于资源虚拟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它可以实现计算与存储的分布式与并行处理。如果把“云”视为一个虚拟化的存储与计算资源池,那么云计算则是这个资源池基于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互联网是最大的一片“云”,其上的各种计算机资源共同组成了若干个庞大的数据中心及计算中心。

但是,云计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名词,并不仅仅意味着一项技术或一系列技术的组合。它所指向的是IT 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即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看,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即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基础设施(硬件、平台、软件),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云计算所秉承的核心理念是“按需服务”,就像人们使用水、电、天然气等资源的方式一样。这也是云计算对于ICT 领域乃至于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所在。以下为云计算的主要特征:

— 具有“作为服务”交付的能力;

— 以高度可扩展的弹性方式交付服务;

— 利用因特网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交付服务;

— 资源虚拟化及资源的自动管理与配置;

— 可实现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并行处理;

— 低成本并对用户透明。

(2)云计算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

① 云计算的工作原理

在典型的云计算模式中,用户通过终端接入网络,向“云”提出需求;“云”接受请求后组织资源,通过网络为“端”提供服务。用户终端的功能可以大大简化,诸多复杂的计算与处理过程都将转移到终端背后的“云”上去完成。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并不需要运行在用户的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而是运行在互联网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也无须存储在本地,而是保存在互联网上的数据中心里。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企业负责这些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正常运转的管理和维护,并保证为用户提供足够强的计算能力和足够大的存储空间。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用户只要能够连接至互联网,就可以访问云,实现随需随用。

②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云计算是随着处理器技术、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宽带互联网技术和自动化管理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从技术层面上讲,云计算基本功能的实现取决于两个关键的因素,一个是数据的存储能力,另一个是分布式的计算能力。因此,云计算中的“云”可以再细分为“存储云”和“计算云”,即“云计算=存储云+计算云”。

— 存储云:大规模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 计算云:资源虚拟化+并行计算。

并行计算的作用是首先将大型的计算任务拆分,然后再派发到云中节点进行分布式并行计算,最终将结果收集后统一整理,如排序、合并等。

虚拟化最主要的意义是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在云计算中引入虚拟化技术,就是力求能够在较少的服务器上运行更多的并行计算,对云计算中所应用到的资源进行快速而优化的配置等。

(3)云计算的产业现状与研究进展

自亚马逊EC2 产品和Google-IBM 并行计算项目提出云计算以来,从技术供应商到软件服务提供商纷纷推出披着“云计算”外衣的各式产品与服务,其中不乏炒作概念、混水摸鱼之辈。总的来看,云计算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业务种类还比较单一。

目前,提供云计算产品和服务的公司主要来自北美特别是美国。

— Amazon:最早提供远程云计算平台服务的公司,云计算平台称为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EC2)。用户租用的是虚拟的计算能力,简化了计费方式。在弹性计算云中,提供了三种不同能力的虚拟机实例,具有不同的收费价格。例如,其中默认的也是最小的运行实例是1.7GB的内存,1 个EC2的计算单元(虚拟的计算核以相关的计算单元),160GB的虚拟机内部存储容量,是一个32 位的计算平台,收费标准为每个小时10 美分。在当前的云计算平台中,还有两种性能更加强劲的虚拟机实例可供使用,当然价格也更加昂贵一点。

— IBM:IBM在2007年11月15日推出了蓝云计算平台,为客户带来即买即用的云计算平台。它包括一系列的云计算产品,通过将Tivoli、DB2、WebSphere与硬件产品(目前是x86刀片服务器)集成,能够为企业架设一个分布式、可全球访问的资源结构。首款支持Power和x86处理器刀片服务器系统的“蓝云”产品于2008年正式推出,并且计划随后推出基于System z“大型主机”的云环境,以及基于高密度机架集群的云环境。2007年2月起,IBM与无锡市政府合建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云计算中心,已投入商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