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当时很多人都说东莞倒了成百上千家企业,我听了后觉得很气愤,真是危言耸听!说这句话的人,你来过东莞吗?
我就在东莞,为什么没有看到周边倒过什么工厂?
真实的情景是,经济寒冬确实来了,国外不少采购商订单取消了,或是减少了,于是广东“世界工厂”里显得有些萧条。
其实采购商们,那些外国佬也是被吓的,不敢采购。
我们生产的是生活必需品,市场总会有需求的,不是吗?
东莞被误解了
当时东莞有一个大型的玩具厂倒闭,其实跟金融危机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个玩具厂的情况我很了解。它的问题出在盲目投资、扩大;倒闭的时候恰好是在金融危机期间,所以大家就把原因归到了金融危机上,最后便形成了沸沸扬扬的多少多少家企业关门的传言。
这种传言有杀伤力,因为它形成了社会舆论,大家信以为真:哇,金融危机来了,天要塌下来了!一个恶性循环就形成了 贸易商不敢采购了,停掉了一些订单,一些工厂老板害怕撑不过去,就开始辞退工人回家。
结果呢,半年后大量订单又回来了,东莞工厂的开工率又高了起来,而先前一些辞退工人回家的工厂,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招不到工。于是紧急又与已经回老家的工人们联系,问愿意不愿意回来。其实不少工人转到别的厂里了,而有的工人回家后暂时不想再出来了。那么这个工厂可能真的就开不了工了,你说有多滑稽!
金融实际上是两个世界 资本运作和资产运作,资本运作就是货币在那边炒来炒去,像股票;资产我指的是一些资源性的物品,比如说快销品:牙膏、牙刷、鞋、衣服等,这些东西没有人能离得开。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大都是初级产品、生活必需品,即使发生了金融危机,美国人也不会直接生产,不可能停止从中国进口的。其次,中国金融体系没有直接受到这场危机的拖累。
有的时候确实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没有实体考察,就包装出来一系列概念,说什么“企业倒闭潮”、“民工返乡潮”,请问,几个月后工厂缺工的时候,这些记者又在哪里呢?
东莞市委、市政府还是很有效率的,当时各种传言满天飞。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向外界介绍了一些情形。
刘志庚说,东莞肯定也遇到了一定困难,毕竟出口占东莞经济的比重比较大,“但我要说明的是,东莞的情况并非像一些媒体所说的那么严重,今年(2008年)的东莞仍会保持高速增长,发展速度仍高于全省、全国,能达到年初14%的预期目标。”
刘志庚也讲到,真实的情形是企业出口订单减少了。企业出口订单到底减少了多少?大致不到两成。
近十年来,由于竞争力不够、经营不善等各种原因,东莞每年正常或非正常倒闭的企业平均在800家左右。2008年全年倒闭企业将近1000家。
1000家这个数字多吗?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一年,东莞倒闭企业也有900来家,所谓金融海啸来了,数字只是多了一成而已。当然,这里统计的主要是正式注册的出口型企业。那些三两个人组成的、承担一些发外加工的小作坊,并不在统计之列。
还有一个问题是,企业和企业是不一样的。有的工厂里工人有几万人,有的则只有几个人,所以不能光看企业生与死的数量。
刘志庚给出一个数字:2008年前10个月,东莞所有关门的企业的投资规模平均起来才100多万美元一家,而同期引进来的企业平均超过400万美元一家,“再比如,只讲一个地区引进外资降了,但却不讲其内资投资增加了。看问题,不能只看问题的一面”。
中央财经大学一位教授叫王福重,当时就站出来了,在《上海证券报》上发表文章直言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被严重夸大了。这位教授很直爽,他说,现在似乎所有的负面事情,都可以装到金融危机这个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