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北京作秀的那一天,我看到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文章说,美国人自认为向中国出口了一样东西,那就是 慈善。“那是他们自以为是、意淫的东西,巴菲特先生和盖茨先生还不如送一些火药和爆竹给中国呢,他们此行完全是多此一举,慈善事业在中国古来有之。”
报道称,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这种热心于公益的名士。有一位叫李时谦,他是旅居在中国北部农村地区沧州的盐商之一,17世纪里有长达五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大手笔做慈善,在当地历史上久负盛名。根据官方史书记载,1639年,李出资1000枚金币赈济饥民,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这笔钱拯救了“无数饥肠辘辘的灾民”。据称,在1688年的旱灾期间,另一位旅居盐商的儿子魏启杰捐出了1万枚金币,让成千上万的灾民得以吃饱穿暖。
“为什么外国人对中国的慈善传统知之甚少呢?历史学家没能担起这种历史责任,研究只停留在历史学家的书桌上,大部分人并没能正确地研究浩瀚的慈善历史传统,更没能就此撰写出有价值的文献。”作者写道,“事实是,长达几个世纪以来,给当地的穷人发放药物、冬装,在路边设免费的茶水站,以解路人的疲累等等善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同中国的丝绸和爆竹一样,在中国由来已久,而并非舶来之物。”
我看了之后甚为解渴,终于看到一篇客观中立的文章了!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最近十年,尽管中国慈善机制许多地方仍有待完善,但中国富人的慈善意识已经觉醒。《福布斯》中文版有一组数据,2010年全年,按照有据可查的现金捐赠额,第100位企业家捐赠额为1400万元人民币,上一年这一数字是500万元;这100位企业家一共捐出的现金超过8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14%。
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是人不是神,这一点听起来是大白话,但现实中确实是不少人有意无意地把他们捧成了神。其实,不少中国企业家对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被抬得太高都颇有微词。
中国首富级企业家之一、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比尔·盖茨十几年前是不做慈善的,他利用捆绑销售奠定了他在商业上的地位,但是他也因为捆绑销售问题被欧盟处以五六次巨额罚款,被美国29个州的议会联名起诉要求拆分他的公司,盖茨那个时候宣布辞去首席执行官以退为进马上缴罚款,去一个州一个州游说避免被拆分。那个时候,他怎么没说行善事?”真可谓一语中的。
王健林曾收到邀请,但最后没有出席“巴比晚宴”,王健林称一来自己早有其他安排,二是很早以前,他已经宣布90%的资产做基金。“我行善比他们早多了,我1990年开始做善事,虽然行善钱没他们多,但时间上比他们早,某种意义上,我还是他们的老师,所以也没必要再去了。”
平民慈善必将大放光彩
我想谈谈自己的价值观。我曾在国有企业做过领导,管行政、管总务。老职工去世后,我代表企业治丧委员会要送一程,于是去到火葬场。那个炉子送进去,不管你生前是贫困还是富有,不管你是老百姓还是局长什么的,一把火就烧掉了。
火葬场是有故事的地方,最常见的是,逝者的家人要使劲烧纸钱,这样逝者在天堂里就不会缺钱花,这种做法虽然近乎陋习,但是也可以理解。不过,活人之间的送礼,可能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当时有一个人去世后,火葬前,他的家人拼命烧纸钱,有人告诉他们,最好给操炉的人送点礼,可以送一只鸡、两条烟、两瓶酒,加一个红包什么的。这样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把炉里打扫干净,因为前一个被火葬的人是肝病患者,如果骨灰没有打扫干净的话,会“弄脏”后面的人。这家人真的这样去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