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欧美关于“中国崛起”的民调值得一提(3)

再给中国二十年 作者:徐国芳


过于强调“崛起”这个说法很容易让外国人产生对我们不利的想法。而实际上,像我们这样一个底子很薄,人口太多,城市与农村、地区与地区之间差距极大的国家,是很难一下子“崛起”的。也许一两个地区、几个城市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获得突出的发展,但要想使我们整个国家来个“崛起”几乎是不可能的。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些年竟有不少同志热衷于“崛起”的说法,甚至把“崛起”挂在嘴上,言必称“崛起”,生怕其他国家不知道。打开电视、收音机,“崛起”之声不绝于耳,打开报刊书籍,“崛起”之词满篇皆是,跃然纸上。结果,使其他国家吃惊不小,弄得人家惴惴不安。

你想,像中国这样的庞然大物,如果转眼之间“啪”的一声崛起了,天晓得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影响。谁对此会不恐怖?特别是那些置身于中国周边的小国,不让他们担心恐怕是不现实的。这些年我也去过很多国家,通过观察,我发现小国对大国有一种本能的担忧,无论我们怎么说对他们绝无歹意,他们心里总有些嘀咕,担心终有一天会发生什么对他们不好的事情。记得我们的人祭出“崛起”这个词之初,就连基辛格这样的好朋友都颇为迷惑,见了我们的人要求我们解释所谓“崛起”是何含义。

不错,这些年我们的确有了较大发展,也可以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用不着沾沾自喜,不需要过度用容易引起别国误会的“崛起”来吹嘘。如果别人真夸或假夸我们,那是别人的事,不是我们自己吹嘘,怪不得我们。不幸的是,“崛起”这个说法恰恰是我们自己先吹起来的,事实上证明效果很不好。实际上,中国外交界的绝大多数同志从一开始就反对“崛起”这个说法,但没有受到重视。

中国崛起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没必要整天挂在嘴上。西方的衰败势不可挡,但中国仍需二十年韬光养晦。

这个问题说到底,其实是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国际观。

中国人的国际观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汉唐盛世后国力鼎盛时期的国际观;从清末衰败到21世纪初重新崛起期的国际观;21世纪初重新崛起及其之后的国际观。

这样的划分不是任意的,而是以建基于国力之上的民众和知识界集体心理为基本依据的。以这样的眼光来看,汉唐盛世后国力鼎盛期的中国人的国际观,基本是“泱泱大国,四方来朝”。作为世界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中国,既自信又盲目,甚至还带有一丝“高贵下的愚昧”。

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步入21世纪后的中国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迅速崛起。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长期保持年均国内生产总值8%左右的高速增长,中国在硬实力层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大大缩小,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形成领先局面。

迄今为止,中国不仅成为外汇储备世界最多、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而且拥有最广阔的消费市场,世界上最好的高速铁路和运行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计算机),手中握有的“世界第一”头衔日趋增多。与此同时,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也许仍然是“世界第一”,地缘环境最紧张,人口规模最庞大,社会矛盾最复杂。面对相反相成的怪诞现状,中国正在呈现出无所适从的心理焦虑症。

从国际环境来看,中国在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之间举棋不定,犹豫不决。随着中国代替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一言一行都受到高度关注。不管中国人多么理性和自谦,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弱国,而是看做为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强国。

不仅作为既有霸权国家的美国越来越把中国看做是自己的战略棋手,频频在国内问题、双边问题、地区热点问题和全球问题上对中国的可能战略意图进行试探,而且一些周边地区国家也对中国未来的战略走向充满疑虑,宁愿选择寄人篱下地获得来自地区外大国的空口安全承诺,也不愿相信中国“睦邻、富邻、安邻”的政策,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抱怨中国没有承担起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的责任。作为一个国际舞台上的新贵,中国正在步入在饱受各方面压力中寻求发展的新环境,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误解、偏见和疑虑,中国在对外行为上多少显得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