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结束后,汪小涵对孟千河进行了专访。孟千河说,经常在《海天都市报》上看到汪小涵写的文章,很欣赏她的文笔,特别是《海天民企成了“唐僧肉”》那篇报道,让他记忆深刻,感触颇多。孟千河还说,他们公司要是有她这样的笔杆子,企业形象一定能提升得更快,他甚至开玩笑似地问她:“要是我们公司高薪挖你,汪记者肯不肯赏脸?”当时,汪小涵一心只想当记者,根本没去想这件事,于是笑着敷衍道:“好啊,好啊,只要孟总看得起我。”
想到这里,汪小涵打通了孟千河的电话:“喂,孟总您好!”
孟千河的手机通讯录里存着汪小涵的名字,看到是她的电话,就爽朗地笑着说:“你好啊,汪大记者,好久不见啊。”
“从今天开始,孟总不要再叫我汪记者了。”
“不叫你汪记者,那叫什么?”
汪小涵当然不会说自己已经被报社炒了鱿鱼,她答道:“因为我已经从报社辞职了,也不打算再当记者了。”
“啊?你不当记者了?”孟千河有些惊讶,心想,这么优秀的记者不当记者多可惜,不禁问她,“那你想做什么?”
汪小涵认真地说:“我现在给您打电话,就是想到您那里去工作,不知道您那里需不需要人?”
孟千河一愣,有没有搞错?汪大记者想到陶善药业来工作?现在的年轻人啊,思想变化真是比火箭还要快。他笑着说:“汪记者真会开玩笑,你这种大才女肯下嫁我们这种民营企业?”
“孟总,我是真诚的。我已经考虑好了,打算到企业去工作,想来想去,我觉得你们公司很好。现在,我担心的是自己不够格。”
孟千河确定汪小涵不是开玩笑后,非常高兴,马上回答道:“够格,够格……你这样的大才女哪能不够格啊?就怕是我们的庙太小,你看不上啊。”
汪小涵诚恳地说:“如果孟总觉得我还行的话,我真的想去您那儿历练历练。”
孟千河爽快地说:“那好,一言为定。你想什么时候来上班?”
“越快越好,明天都行。”
“那好。热烈欢迎。你明天就到公司人力资源部报到吧,先找刘天宇经理。”
4
张诚听到汪小涵离开《海天都市报》的消息时,非常吃惊,又听说她要去企业工作时,更是觉得不可思议。他想知道,这个在学校就荣获过全国高校新闻专业最高奖“韬奋新苗奖”的大才女,这个将世界著名女记者法拉奇当成偶像的学妹,为什么在一夜之间就放弃了新闻事业?
他心急火燎地拨通了汪小涵的电话:“你为什么不干记者了?”
“太黑了!被炒鱿鱼了!”汪小涵悲愤地说,“试用了半年,我每天跑得脚肿得老高,每个月超额完成任务,稿子写得也不差,居然没能留下。这个报社真的太黑了!”
“不会吧?”张诚更加吃惊,当初汪小涵是以笔试第一名、面试第二名的好成绩进入《海天都市报》的,而且也干得不错。这样的人都不能留下,那报社留的都是什么人?
“太不公平了!这个世界简直没有天理了!”汪小涵悲哀地说,“卢海江和王静连稿子都写不好,甚至连考都不用考,就直接进来了……可要走人的却是我,唉!”她不断地摇着头,表情痛苦而无奈,继续说道:“我想了很久,想通了,也看透了,真不想当记者了。而且当记者太辛苦,四处奔波,连吃饭都没有规律……唉,算了,不干了。”
汪小涵的话让张诚也很难受,他可以想象电话的那头,该是怎样一张委屈难过的脸。虽然为她心疼至极,但远隔千里,他也无能为力,只能安慰汪小涵说:“不要伤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你再试试其他新闻单位嘛,不是每个地方都是这样的呢。”
汪小涵说:“不想试了,我已经看透了。东边不亮西边亮,干脆去企业工作算了。”
张诚笑问道:“你不想当中国的法拉奇了?怎么一点点打击就让你改变主意了?”
汪小涵苦笑着说:“中国的法拉奇?算了吧,那是我的新闻乌托邦,不能当饭吃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相差十万八千里。”
张诚还是不理解汪小涵的想法,追问道:“既然不想当记者,那你干吗还要在《海天都市报》见习那么久呢?”
这句话切中了核心问题,汪小涵想了想,说:“就是因为见习了那么久,才知道记者这碗饭太难吃、太辛苦。”
“小涵,你以前是不怕吃苦的人啊,现在怎么一口一个吃苦啊?”
“这就是梦想与现实啊。”
张诚还是想阻止她到企业去,于是继续帮她分析道:“去企业工作的话,你与你的梦想可就越来越远了。”
汪小涵笑了笑说:“梦想毕竟只是梦想,人嘛,毕竟还是要面对现实的。而且我觉得,记者在我心目中不再是神圣的职业了。”
“那好吧,小涵,我支持你的想法,但愿你的想法和做法是正确的。”
挂了汪小涵的电话,张诚还在发愣。他实在弄不明白,这个与他相爱已经三年多的学妹,怎么说话越来越不像以前了?他知道,其实她内心里还是很热爱记者这份职业的,只是残酷的社会现实让她感到了失望。
想到这里,张诚又打通汪小涵的手机,对她说:“小涵,我知道,其实你是很热爱新闻行业的,只是因为受了打击而感到失望,对吗?”
“嗯……”汪小涵点着头说。她眼睛一热,有些感动,毕竟是自己深爱的人啊!纵然相隔千里,也能通过一条电话线感应得到她的内心世界。是的,在她的眼里,张诚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男孩。他老家在湖北,从南北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就只身去广州闯天下,现在在广州的一家报社当记者。她毕业的时候,本来张诚叫她来广东找工作的,但她还是比较喜欢南北省的省城海天市,况且这样离父母也近一些,彼此也好有个照应,所以就留在了海天市。
“小涵,既然你热爱新闻行业,稿子又写得很好,如果就这么放弃了记者职业,其实是很可惜的。”张诚再次试图说服汪小涵,“你可以去其他报社或者电视台试试嘛!以你的能力,不愁进不了新闻媒体呢。”
“算了,我已经失望透顶了,不想再去了,天下乌鸦一般黑。”汪小涵说,“其实去企业也很好呢,到时候混个部门经理什么的,年薪十几万,也不比当记者差呢。”
“那是。但是你毕竟是学新闻的啊。你难道就不想在你的专业领域有所发展吗?”
“唉,算了吧。学新闻就一定要当记者吗?很多记者都不是学新闻出身的呢!”
张诚见汪小涵去意已决,就不再劝说,只好哄她开心:“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我的小猪猪什么时候都是最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