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雯:音乐的苗没有断,只是被压迫在社会的角落
作词家
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系毕业
也是歌手、唱片制作、版权经纪、金钟奖及金曲奖评审等
现任律野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律音乐制作有限公司音乐总监
出道时间:1985年
发表的第一首歌词:丁晓雯《神话》
陈乐融(以下简称陈):谈谈怎么进入这一行的?
丁晓雯(以下简称丁):念辅仁大学时,参加校内"青韵奖创作歌谣大赛",得到创作组冠军。之后一个朋友告诉我,有个"全国大专创作歌谣比赛",鼓励我一起去参加,这个人叫陈文玲,就是《这些日子以来》的作者。当时是比赛的第二届,陈文玲的作品得到第一名,我第二名,因为帮陈文玲演唱她的作品而另外拿了个最佳演唱奖。比赛结束后出纪念合辑,开始有些演出活动,大概算半入行了。
隔年我又参加了第三届比赛,当时参赛的还有林隆璇跟李安修。那一届的纪念合辑《飞扬的青春》,反应非常热烈,出完合辑后,吴楚楚把我签进飞碟唱片,安排跟林隆璇合出《走出校园以后》专辑。合作之后才发现,我跟隆璇原来是小学同学。做完专辑宣传后我想转幕后制作,可是当时公司选了隆璇做制作助理,记得他好像只上了几天班就不做了。当时我不想再在幕前发展,因为飞碟没机会,正好碰到滚石给我一个机会,我就离开。那时滚石的王新莲打给我,问我有没有兴趣作她的助理?问我会不会采谱?我说我不会,王新莲当场就傻了。
过了一两天,她又打来说小李(李宗盛)需要助理,安排我跟李宗盛碰面,然后李宗盛什么也没问,就看看我,问我什么时候可以上班?就这样,我从飞碟的歌手变成了滚石的制作助理。
在滚石只做了一年,因为一年就把身体都搞坏了。那时工作分量很重,从早上一直做到半夜。那时制作部只有我一个助理,同时要跟制作人李宗盛、沈光远、王新莲跟李泰祥四张片子,等于是压迫你快速培养制作的基本功。做了半年助理,李宗盛有天问我说想不想做唱片?我说想啊,他说:"好,那你去香港做梅艳芳。"其实我心里很怕,可是机会难得,觉得就是要抓住机会。还好专辑是以香港歌cover为主,重要的是选歌跟填词。我做的是滚石发行的梅艳芳第二张专辑《烈焰红唇》。
去香港配唱时真的蛮担心,因为那是生平第一次出境、第一次做专辑,滚石只派我一个人去。香港华星唱片的人来接机时,看他们脸上那个表情,我觉得他们一定是把我当成小孩子。其实当时的我的确是个制作新手。
梅艳芳虽然大牌、很像大姐头,但是她一点架子都没有,每天派她的司机来接我去录音室。配唱的时候最可怕的状况是,因为她已经很有经验,也出过国语片,所以我每次跟她说:"Anita,这句可不可以再来一次?"她就会问:"为什么?"然后我就说:"国语不标准。"(笑)可是这一招也不能老用。那时每天回旅馆都睡不着,反复听着录音带,想第二天该用怎么样的说法?怎样可以再好一点?弄得自己神经衰弱。
陈:你的角色在唱片业也经历很多变化?
丁:最早是创作,算创作艺人,进入幕后变制作助理,再成为制作人,制作人做了非常非常多年,后来也做制作企划,但创作一直是最重要的部分。我的性格没有办法在同一个公司上班太久,顶多上两年班,就会想离开做freelancer,做一段时间后就会再进公司系统,尝试做不同的事情。包括后来在飞碟华纳做的A&R。
1996年离开飞碟华纳唱片后,进入华纳版权公司做音乐版权的代理经纪,那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主要工作是签专属作者,到处拜访唱片公司,推歌、卖歌。那时我们是第一家这样做的音乐版权公司,前半年根本毫无进展,不管是卖歌还是签人,大家一听到签专属,就怕被别家唱片公司封杀。
那时我想说:"天啊!以前做制作人是很被尊重的。"一开始真的很困难。半年后开始有起色,歌已经卖出去十几首,也有作者愿意签专属。事情就是这样,一旦有人做先锋签了专属,大家就开始跟进。后来包括EMI、环球的publishing(词曲版权公司)进来后,每一家都在抢人。
差不多做了一年,我离开华纳版权,开始发展自己的版权经纪公司,同时也花了很多年做音乐公益的事情。2001年做黄小琥《她的歌》专辑后期,身体开始感觉不对劲,担任MUST董事长任内,我的健康急速恶化,不得不闭关静养,一休息就差不多两年半。后来身体比较好一点,才又零星做一些案子,偶尔担任歌唱比赛评审。一直到2007年担任中唱数码娱乐公司总经理,才算真正复出江湖。有趣的是中唱以经营台语唱片为主,我的人生又多了一个转折。
陈:你的词比你的曲有名很多,后来是放弃写曲?
丁:没有放弃,是因为以"作词"知名,所以大半都是填词的案子。最近开始重拾乐器,写一些自己想写的东西。乐器演奏能力、乐理能力或编曲能力这方面的专业,我其实很弱,但是我对于这些东西呈现出来的结果的鉴赏能力,非常高,听起来蛮奇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