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杂志曾这样评价马化腾:“在中国互联网,有一个人跟陈天桥、马云、丁磊、张朝阳、李彦宏5个人同时过招。他(马化腾)长相斯文,行止儒雅,却被叫做‘全民公敌’,他掌管着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
从“什么火,做什么”到“做什么,什么火”,腾讯已经被视为后发制人的成功典型。腾讯今天非常成功,它的商业模式难道是马化腾一天想出来的吗?肯定不是,最初就是一个简单的聊天工具,但这个聊天工具就真的迎合了用户的交友需求。把用户作为试金石,集小胜为大胜,是马化腾走到今天的成功法宝。
马化腾曾表示:
在中国,即时通讯是使用率最高的互联网基础应用,腾讯既往的成功是将即时通讯平台化的成功,而未来的成功将是把即时通讯社区化的成功。
QQ的马太效应
事实上,当2000年,腾讯成为国内即时通讯市场上的老大的时候,OICQ已经胜利了。马化腾自己指出了OICQ(后更名为QQ)胜利的原因:
OICQ这个东西排他性很强,一般人只要用了一个,就不会再用第二个同类产品。因为不同的OICQ之间是不兼容的,你在这个OICQ里交到的朋友,在另一个OICQ里就找不到。
这样就导致一个结果,OICQ用户越滚越多,用户越多,他们的品牌忠诚度越高,最终把竞争对手的用户群也“席卷一空”。
让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任何终端、任何接入方式,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用户需要什么,腾讯就提供给他们什么,或者自己创新,或者迅速复制已有。
随着QQ的马太效应不断放大,马化腾已经不自觉地成为互联网业的众矢之的。除了盛大、网易,还包括新浪、搜狐、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更包括一大批创业型互联网公司。巨头们的对抗还在继续,众多小公司或被腾讯收购,或被腾讯打垮。巨头们开始说腾讯是“全民公敌”,创业型互联网公司说自己“只能为腾讯创业”,网民说腾讯是“QQ帝国”。
2010年6月29日,新浪网总编陈彤以“老沉”为名发布了一则微博,言辞之激烈,让人震惊。这条微博迅速被转发了500多次,无数的人力挺“老沉”。陈彤提到,“某网站贪得无厌,没有它不染指的领域,没有它不想做的产品,这样下去物极必反,与全网为敌,必将死无葬身之地。”很多明眼人一听这话,都心知肚明。
马化腾也曾表示:
现在我们要踏实一些,不能把所有领域都囊括进来,重点是围绕用户群挖掘新的商机,当然,也不能故步自封,要不断地尝试,哪怕五个尝试有四个失败,也是值得的,关键是要适度,是要用更聪明的方式去探索新的商机。在未来,我们会提出更综合性的一站式服务:通信、娱乐、商用三大领域的拓展。这三个领域已经非常大了。
不断扩张源自不安全感
不断地向其他领域扩张,这也马化腾在战略角度上的考虑,因为马化腾开始慢慢感受到腾讯的用户群体在不断长大,所以腾讯在慢慢地开始看到长远,要用各种新的应用保证用户将来都要长期留在腾讯中。马化腾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
中国网民能够大幅度增长就靠未来三年(2007年之后的三年),再过三年用户就基本圈完。未来三年用户数增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做到怎么吸引用户不是说用一板斧,一个应用就圈得住的,竞争很激烈,所以需要做各种周端的黏合式整合应用才能吸引住新增用户,而且3 年后,很多情况下要靠赢利手段,流量转化为收入和赢利,肯定也不能等到以后再做,这两者是并不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