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活与禅,镜花互照(5)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作者:马明博


 

五、黑暗中的灯盏

对于我现在生活的北京,柏林禅寺在三百公里之外。在交通发达的现代社会,这段距离,实在称不上遥远。然而,传统的寺院生活,与日常生活之间,距离岂止三百公里?甚至要比孙悟空一个筋斗翻出的十万八千里还要远。

此刻,我坐在云水楼深处的一个房间里,如同婴儿被母亲环抱。

不知不觉,天色黑下来,我安静地坐在黑暗里。

黑暗是有力的,简洁的,让人感觉寒冷的。它静悄悄地到来,像一个张开的幕布,把光明隔开,黑色布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此时此刻,若在城里,霓虹闪烁,市声嘈杂,根本无法享受黑暗里的静谧。

黑暗包围着我。我一个人坐着,感觉到孤单。

人生本来就是孤单的,即使是双胞胎,在离开母体前,也要一个一个地依次走进生命之门。在那一刻,又有谁能够和你携手同行?

外面的人看着这个黑暗的房间,或许认为其中没有人。不,有人。我正坐在里面。我已经成为黑暗中的一个存在,虽然我是一个生命,我有活生生的呼吸。在生活日复一日的磨损中,我感觉到有一种不可知的光明,为黑暗困囿着。

此刻,我希望见到些许心灵的亮光。

我侧耳谛听寺院里的声响。远处传来一粒两粒的鸟鸣,隐约的,还有殿堂檐角的铁马(铁制风铃)清泠的叮当声。

我站起来,去寻找灯绳或者按钮。不小心,腿被椅子碰痛了。我摸到了墙壁,心里踏实一点。摸到墙壁,应该能够找到灯绳或按钮了。眼睛看不到伸出的手,只能凭手的感觉在墙壁上下摸索。

四处摸索,却找不到灯绳或按钮。

这时,窗外的灯亮了。

当初读到净慧老和尚的《生活禅开题》时,就有这种在黑暗中找到光亮的感觉。

从自然现象来说,满目青山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流水是禅;青青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满天星斗是禅,皓月当空是禅;骄阳似火是禅,好风徐来是禅;皑皑白雪是禅,细雨无声是禅。从社会生活来说,信任是禅,关怀是禅,平衡是禅,适度是禅。从心理状态来说,安祥是禅,睿智是禅,无求是禅,无伪是禅。从做人来说,善意的微笑是禅,热情的帮助是禅,无私的奉献是禅,诚实的劳动是禅,正确的进取是禅,正当的追求是禅。从审美意识来说,空灵是禅,含蓄是禅,淡雅是禅,向上是禅,向善是禅,超越是禅……

如醍醐灌顶,让人恍然有所悟。

禅无处不在,净慧老和尚的话,点燃了我心里的一盏灯!

为什么我们在生活里体验不到禅呢?

老和尚也做了明确的开示。

在生活中体验禅的关键所在是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所谓“平常心是道”。下面的一则公案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对怎样在生活中保持平常心或许会有所启发。

有源律师问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师曰:“用功。”

问:“如何用功?”

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问:“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

师曰:“不同。”

问:“何故不同?”

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

禅者的吃饭、睡觉与一般人的吃饭、睡觉有着这样大的差距,这就是我们还不能在穿衣吃饭的日常生活中体验禅的根本症结所在。如果去掉吃饭时的“百种须索”和睡觉时的“千般计较”,我们当下就可以与历代祖师同一鼻孔出气。

深入浅出,如此简单,如此活泼。

生活禅强调了生活与禅的同一性:在生活中实现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生活的过程,就是实现禅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某些事物的执著,就是烦恼无明;承担且觉悟,就是禅,就是解脱。

一提到光,就会想到灯光、阳光等。在禅宗,光代表洞察、智慧、般若。当佛陀进入一个漆黑一团的山洞,心中仍有洞察之光。在月黑的夜晚,当所有的灯熄灭之后,禅者的心中洞察之光依然常明。

在禅宗,黑暗代表洞察力的缺乏,对真理的无知。无明,是人生真正的黑暗。一个人,如果缺乏了洞察力,即使他坐在太阳底下,仍可说是处在黑暗之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