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商务活动的面条和不面条

金领手记 作者:李国威


如果你是商务活动的主办者,你最怕什么?怕客人不来;怕客人一开始就说不来;怕客人一开始说来后来又不来了;怕客人一开始说来后来也一直说来,到最后一分钟说不来了;怕客人一开始说来后来也一直说来,到最后一分钟还说来,但这人硬是没出现。

这根本不是在说绕口令。在我们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每天都有无数的宴会、发布会、上市会、展览会、签约会、研讨会、聚聚会、开开会等需要人出席才能完成的事情。保证人员的出席,是活动关键之关键。

作为跨国公司的公关部负责人,我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组织各种各样的会。在中国做国际会议时,我在美国的同事都很有经验地拿出一套组织活动的流程,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在六个月前确定活动的时间和地点,提前三个月一定要把请柬发给你邀请的客人。

我说三个月太早了。

他们说那两个半月吧。

我说两个半月太早了。

他们说那两个月吧。

我说两个月太早了。

已经有很多国际同事认为我是在抬杠。抬到最后的结果是,他们说,那你说提前多长时间发请柬?

我说,两个星期吧。他们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我在中国看不见他们,但是我从电话听筒里可以感觉到他们瞪大的眼睛和张大的嘴。

在中国,你邀请人参加一个两周以后的活动,一般人都会说,好啊好啊,到时候再说吧。

本来从文化的潜台词上解释,“到时再说”就是“算了吧”的意思。但是我现在的经验是,真的是“到时候再说”。人们心里都有一本账,要把最宝贵的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事。你今天讲的事可能今天对他是最重要的,但两周以后的今天,你的事情也许完全不重要了。

这种作风从哪里来的?商务人士中很普遍,但更普遍的是我们的政府。约见政府领导,永远是提前一天,甚至到最后一刻才会确定。我们公司的老板是外国人,每次来中国访问都要拜会政府官员,政府官员总是不能提前确认会见,老板身边的人每天每时都在追问,问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差一天了你们还确认不了?

结果是,我们公司政府关系部的人都有惊悸症。国外大老板来的时候,手机一响就惊悸。政府通知你说明天约定的领导会见取消了,你马上惊悸了;吃了药反复深呼吸终于压制住了惊悸,手机又响了,领导决定接见你们,改在今天,你们40分钟以后赶到,你又重新惊悸。

其实,我们的政府和商界人士的这种作风和习惯,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机构的高效率运转,因为每天解决的都是最紧迫的事情,各级组织对于经济高速发展中出现的复杂问题,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应对而不受限定日程的约束。

当然,对于商务人士来说,是否出席一个活动,也存在着《功夫熊猫》中所描述的“Quit, don?蒺t quit, noodles, don?蒺t noodles”(退出,不退出,面条,不面条)这样的选择。

这种艰难的心理过程,作为活动主办方的我总是有深刻的体会。客人会自己或通过秘书反复打电话来问:都有哪些人确认参加啊?我(们领导)需要不需要讲话啊?我(们领导)宴会时坐在什么位置,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左边的人会不会晚到啊?右边的人会不会提前离席啊?

我开始以为,对自己在公众面前被刻意安排的形式过于在意,是严重缺乏自信的表现。但是他们会说,我不是在意我自己的形象,而是保护我们公司,或者我代表的这一级政府的尊严。

于是我说,那就是你们公司,或者你所代表的这一级政府整个缺乏自信。

当然,对于重要人物和时间宝贵的人物来说,你还是要多考虑他参加你的活动对他是不是有价值,看看参加活动的人是不是一个路子。有时领导担心,也是因为以前被忽悠过。

我们这个社会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谁都摆脱不了邀请和被邀请的命运。每个人都有机会面临面条还是不面条的选择。

周末终于到了,我终于不用考虑谁出席我们公司的活动,主桌会不会空着没人这样的事了。刚泡上一杯茶,女儿跑过来说:“下星期天我10岁生日,找几个同学到家里来玩,可以吗?”

整整一周,女儿和我都陷入了“客人来不来,如果说来会不会又不来,如果不来提前多长时间说不来”这样的怪圈而不能自拔,打了许多电话。刚开学的五年级的中国孩子周末有多忙,上多少英语班奥数班钢琴班游泳班美术班,只有中国的家长知道。

周五晚上,女儿长吁一口气说:“四个人确认了,我看够了。”

我的经验是,对任何活动来说,最后的出席人数是确认的人数的百分之七十。

女儿的生日派对最后有三人出席,比例是百分之七十五,多么巨大的成功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