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美利坚乱想
2008年10月,我接受美国国务院的邀请,以国际访问者的身份,与百余国家和地区的记者,访问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大学。溜达了一圈,信笔涂鸦地抒发了一通关乎新闻的随想。彼时,恰逢美国总统大选,我不仅近距离观察了总统候选人的“选战”,还兴之所至地写了路透社门前的死亡簿,开放不久的美国新闻博物馆。我发现,无论我怎么写美国,纠结其中的仍然是抹不掉的中国味道。
游览美国新闻博物馆
一个个记录历史的新闻图片,告诉每一个步观者,战争是新闻,爱是新闻,和平是新闻,生活是新闻,死亡是新闻,仇恨是新闻。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作为新闻系的毕业生,捧着新闻饭碗的我对这些语句早已不再陌生,但是,当看到它们像格言一样铭刻在博物馆的墙壁上,我还是吃了一惊。给我这个惊奇的是美国新闻博物馆。
2008年10月6日,是我随团访问美国的第一天。游览华盛顿特区过后,美国国务院的雇员就将我们领到白宫附近宾夕法尼亚大街的美国新闻博物馆。翻译员说我们很幸运,因为新闻博物馆的开放还是最近的事。起初,我并没有什么幸运的感觉,我曾是一个在大学读过四年中外新闻史的学生,若干年后还仔细研读过美国新闻史。我想,美国新闻的那点事情,又能有什么新奇的东东?我国人民制作《邸报》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美国呢!美国的博物馆大多数是免费的,但这里却要收取20美元的门票。说实在的,如果是我自己掏钱,我是不会进去的。
好在钱是美国国务院付的,人家花钱买票,我们要是不进去看看,既不礼貌,也和新闻记者的职业出身不般配。
于是,我们溜达进了这座五层的建筑。大家约定,一个小时游览完毕。完事后,立马奔往美国航天博物馆。或许,大家的潜意识中,那才是美国真正有价值的博物馆。
进得大厅,看看简介,才知道这是一个基金会出资,6个合伙人兴办的。
和国内差不多,游览的第一个环节是看电影,一个八分钟的短片。
和国内不一样的是,短片没有介绍新闻博物馆的宗旨,或者它的历史、它的由来,而是一个观念的介绍。名为“WHAT IS NEWS?”的短片,在我看来,可以作为国内大学新闻系一年级新生的第一课。它用一个个记录历史的新闻图片告诉每一个参观者,战争是新闻,爱是新闻,和平是新闻,生活是新闻,死亡是新闻,仇恨是新闻。
接下来,从一层到五层,我所看到的每一个展示新闻的细节,都在记录、描述、诠释战争、爱、恨、生活和死亡。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短片犹如我们平时采写的一篇长篇特稿的引文,要言不烦,提纲挈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