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学成归国(1)

林毅夫跌宕人生路 作者:郑东阳


学成归国

1987年,林毅夫学成归国,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他是中国第一位“海归”经济学博士,而且还带回了整整30箱的西方经济学术资料,为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他在信中说他想北京,他说特别想起来董老师你给我烧的那个红烧鱼啊,我直流口水。”林毅夫在北大的导师董文俊教授回忆。在林毅夫留美期间,几乎每个月,林毅夫都要给他写两封信,聊聊学习和生活。

很快,林毅夫在芝加哥用4年时间拿到了别人要用5至7年才能拿到的博士学位。1986年,他又辗转到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读完博士后。

此时,在北大经济系内部,不少师生都在猜测说,那个曾经游泳渡过厦金海峡,到大陆来求学的林毅夫,不会再回来了。“他们都猜测,他已经出去了,拿到博士学位,老婆、孩子又都在美国,他怎么会回来呢,不可能的。”董文俊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称。

20世纪80年代正是“出国热”的第一个小高潮。改革开放的中国刚刚启开国门,全世界的国家都一致欢迎来自这个神秘大国的留学生。一些消息灵通、思想活跃的年轻人纷纷拿起书本,恶补数理化,赶考托福,掀起了新中国的第一次“出国热”。当年这些出国留学的人们如今大多留在国外取得了绿卡,并功成名就,成为那一代人的佼佼者。

那个年代也成为一个“电影和电视剧”的大时代,在许多电影里都有表现渴望出国的片段,从《人到中年》、《大撒把》、《留守女士》、《悲喜人生》到《世界》,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农民都曾有对海外生活的想象。

大部分中国人还记住了类似《北京人在纽约》等电视电影作品。《不见不散》里葛优的适应力还是足够强的。虽然也有影视作品反映留美的艰辛,如《刮痧》里的海外生活,充满了文化误读,主人公在生活里几乎是寸步难行,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美国的多元文化碰撞在一起。

但是人们在因为这些辛苦在国外留学、工作的中国人的坚强而感动的同时,也羡慕着他们努力后留在海外过上的幸福生活。

对林毅夫来说,这种幸福也近在咫尺。此时,林毅夫已经获得了国际经济学界的认可,他的毕业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受到舒尔茨的盛赞,被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这篇论文是植根于中国农村的现状,极为关注当时中国正在进行的农村改革,对中国的农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有独到见解的论著。在他准备博士论文期间,曾几次回国进行调研,深入到许多地方的基层农村。这篇关于中国农村问题的博士论文,在答辩时,宣读完毕后即引得学术评委们一致起立鼓掌,以示祝贺。①

中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杨勋在自己的《心路》一书中这样写道:“舒尔茨是发展经济学家,对农业发展和农民现代化有独到的见解和论著,对当时中国正在进行的农村改革极为关注。林毅夫选中国农村改革问题作博士论文,自然会得到舒尔茨的器重和赏识。”

博士后毕业时,许多著名的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主动提出为林毅夫提供教职,世界银行早在这个时候就向他抛来橄榄枝。相比之下,此时的中国大陆,高校科研设备严重落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没有可以共同探讨问题和交流的研究伙伴,甚至资料都难以搜集,做研究几乎是白手起家。

“我一直坚信他会回来。我说这个人他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人是吧,他不是为混个出国,把老婆、孩子带出去的。我说他如果是为这个的话,他没有必要冒生命危险采取这个行动(冒险游到大陆),我一直坚信这个。我说你们不太了解他,我也不好解释。”只有经常与林毅夫通信的董文俊坚信他会再次回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