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箴言
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
——魏源(清)
■讲半句,留半句,放大学生的想象空间
言无尽而意更广,这是教师口才的最高境界。如果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很高,技巧很差,就会苦口婆心、知无不尽,这样做的结果犹如池中注水,虽然很快把学生的头脑灌满,但却是死水一潭,学生很难出现思维的火花、新旧知识的碰撞。教师好口才,要能做到“一知半解”,另一半则由学生的表达来完成。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积极的双向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过程取得最优化的效果。
特级教师杨明明毕业于杭州师范学校,她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倡导极具启发性的“导学法”,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师生互动,并以生动朴实、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获得教育界许多专家的好评。杨老师在一节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话到嘴边留半句”的方法来启发、引导学生,使课堂达到了几乎称得上完美的境界。
在春天里的一节语文课上,杨老师结合季节的特点向学生讲授一首写春天的诗。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五月的雨滴
像熟透了的葡萄
一颗,一颗
落进大地的怀里
到处是蜜的气息
到处是酒的气息
……
杨老师没有把诗句一下子都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而是让学生们逐句品味诗句,或者故意留有空白,让他们猜猜诗人会怎么往下写。
杨老师读诗:“五月的雨滴,像熟透了的葡萄。”话音一落,有同学回答说:是啊!是啊!熟透了的葡萄才会掉下来;熟透了的葡萄水分才多呢。
杨老师说:诗中写“一颗,一颗……”她稍作停顿后强调:“一颗,一颗,落下来的是什么呀?请同学们猜一猜、想一想。”
甲同学说:“落下来的是雨滴。”乙同学说:“不,落下来的是葡萄。”丙同学说:“你们都说得不对,落下来的是像葡萄一样的水滴。”丁同学说:“应该说,像雨滴一样的葡萄。”接下去的争论就更精彩了。
杨老师说:诗中写道“落进……”你们再猜一猜、想一想,春天的雨滴落在了何处?马上有同学接腔了,且直言不讳:“落进了我的嘴巴里。”
立即有同学反唇相讥:“你的嘴巴盛得下吗?”其他人亦争先恐后地说:“应该落进池塘里!”“不,落进干旱的土地里!”“落进沙漠里!”“落进果园里!”“落进庄稼地里!”最后一个绝妙的总结:“落进大自然的怀里!”
杨老师读出了诗人的原话:“落进大地的怀里!”“哦”同学们欢呼了!
他们欢呼什么?是欢呼猜对了吗?不是!他们欢呼自己也有诗人的头脑和聪慧。
最后两句,杨老师让孩子们填空。
“到处是()的气息,到处是()的气息。”
有了上面的成功,同学们对这两个括号兴趣更浓了,给出的答案五彩纷呈:有人写“葡萄”,有人写“香”,有人写“糖”,也有人写“丰收”、写“喜悦”,居然也有同学写出了与原诗一模一样的文句:“到处是蜜的气息。”
杨老师十分惊讶同学们的想象力!他们不仅会读诗,会体味诗,同样也会创作诗!
有研究认为: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所学东西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启发学生思考,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教会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
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不是天才儿童的专利,所有的学生都具备非凡的创造潜能。因此,后天的培养,尤其是教师的启发和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学生们近乎“胡思乱想”之际,杨明明老师仍然能保持住宽容的微笑,任由学生们继续积极地展开思维的翅膀,这样,既肯定了学生的想象又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把强烈的求知欲带入了学习状态之中。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达到互相渗透的效果。因为想象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抽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