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讲授口才,课堂上的“十八般武艺”(8)

好教师赢在好口才 作者:王一铭


 

师道箴言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卢梭(法国)

■问一句“我讲清楚了吗?”完成责任转换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经常要问:你们听懂了吗?旨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教师这样问:我讲清楚了吗?含义就不同了,暗含着教师对自己讲课情况的反思。一个教师如果善于以后一种方式发问,他的这种自我鞭策,会把讲课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教师讲课后问“你们听明白了吗?”言下之意是,作为教师,我把该讲的知识都传授给你们了,要讲的事情我已经表达清楚了,如果你们有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那应该是自己的问题了。出于这样的想法,教师总是把学生的不会、不清楚,归咎于学生,而教师是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长此以往,学生也习惯了教师这样的问话“你们听明白了吗?”

北京市财经学校曾有个学生这样对老师说:“每个老师总认为我们学生不会学习,不认真学习,所以没学会都是学生自己的事。其实老师应该想想自己的课讲得怎样,清楚吗?让学生感兴趣吗?”他的话让该校的王东老师触动很大。仔细想想,学生向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责任归属的问题。当教师说“你们听明白了吗”时,是教师把“没听懂”的原因归咎于学生。如果教师的问话是“我讲清楚了吗”,就是教师把“没听懂”的责任首先承担起来。如果课堂上有很多学生没听懂,教师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此后,每讲完课王老师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这样问:“我讲清楚了吗?”虽然只是几个字的区别,也同样需要鼓足勇气,这无疑是在向自己20多年的传统教育习惯挑战。同学们听到王老师的问话后,纷纷地抬起头,诧异地看着他,不知该如何回答。接着他又问了一句:“我讲清楚了吗?你们能听明白吗?”同学们反应过来了,向他点头说:“明白了。”

一段时间下来,同学们习惯了王老师的问话方式。他再向同学们问话时,也没有了当初的不自然,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学生们告诉王老师:在这与众不同的问话方式中,感到的是一份亲切,找到的是一种自信,得到的是老师对他们的尊重。

课堂上教师的一句问话的方式,代表着思维定式的改变,看待学生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从挑剔学生到喜欢学生;从要保持好自己教师的师严风度到把自己融入学生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从命令到商量,态度和角色的转变使王老师发现一个可喜的现象:学生越来越喜欢上自己的课,原本见英语就反感的同学居然爱上了英语,并时常和王老师聊天。一学期下来,全班同学达成了这样的共识:English is my favourite(英语是我的最爱。)

“你们听明白了吗”责任在学生,“我讲清楚了吗”责任在教师。

一句“我讲清楚了吗”,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一句之差,却差出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效果。

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先生曾说:“孩子经常听不懂大人的话。”许多教师和父母也都有这样的困惑:“我如此苦口婆心,嘴皮子都磨破了,你为什么不听?”其实孩子不是不听,而是真的稀里糊涂,没有弄懂大人的话是什么意思。王东老师对学生的问话,从“你听明白了吗”到“我讲清楚了吗”,标志着教师的一种觉醒,即教师应该认知学生理解能力的局限,以与学生对等的方式讲话。

有媒体曾发表题为《上课没听懂,怎么办?》的文章,介绍湖北省青年教师张晓菁与学生、记者,围绕学生“懂与不懂”进行的一场对话。

学生说:没懂常怪自己笨。

张晓菁老师:没听懂与聪明不聪明无关。

学生钟羽:上微机课、英语课时,老师讲话一快,我就听不懂了。好多同学也有这样的感受。

学生欣妤:要是上课没听懂,我心里就像打了个结,心想自己好笨呀,但又不敢多想,因为老师马上就要讲下一个问题了,如果不注意听,后面讲的新知识又不会了。

张晓菁老师:我也是从学生过来的,课上听不懂的情况也曾经历过。但我要提醒你们的是,求学肯定会遇上问题,听不懂绝不代表你不聪明。

学生:幻想有间“答疑小屋”。

张晓菁老师:问吧!老师举双手欢迎。

记者:听老师们说,不少学生从未向老师提过问,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敢提,你们也有类似情况吗?

学生思浓:我有了问题就不敢问老师。主要是怕:刚讲过,再问,老师会说我上课不听讲,也怕同学嘲笑。有些同学不像我,一下课就围着老师问。我站在一旁也想问,心怦怦直跳就是张不开嘴。我一直幻想有这样一间“小屋”:每天放进自己的问题,第二天再打开就能得到老师的解答。

学生思怡:我刚上学时也不敢向老师提问,所以作业总不会做。后来,妈妈鼓励我有问题找老师。第一次,我向老师提问就得到了老师的解答和表扬,后来我提问的胆子就大了。

学生晓岳:有的同学说,提问会影响老师休息,老师会烦的。

张晓菁老师:做教师的都期待学生发问。老师传授知识,同时也希望得到学生是否听懂、学会的反馈。如果辛辛苦苦地备课上课,学生没有任何问题,老师是会沮丧的。这时,我们会想,是不是课上得不够生动?所以每当有学生提问,我们都会产生有收获的喜悦,哪怕问题是自己已讲过的,甚至是自己一时难以回答的。晓岳刚才说的情况,说明老师也应自省。可能是学生提问时,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表情让你们误会了,但这都是无心的。老师永远是欢迎学生提问的。

从这段对话我们可以弄清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学生有时会听不懂;二是听不懂又不敢问;三是教师愿意回答学生提问;四是教师的善答与学生的敢问存在着错位。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像王东老师那样认识到,学生没听懂是教师的责任。在学生不敢向老师发问的情况下,教师更应主动说出那句“我讲清楚了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