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用共感激发故事的呈现(2)

领导者收服人心的沟通之道 作者:(日)菅原美千子


内心是“呈现力”的基础

为了达到呈现的本质,我们必须遵循这个重点——“存在”。不仅仅是眼睛能看见的,耳朵能听见的。

呈现力的基础是存在于我们内心的东西。

在判断事物的时候,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和附加意义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就会在判断“存在”中产生决定性差异。

比如,A、B两人都是新营业员。

A是这样理解营业工作的:

“营业就是销售,销售就是忽悠消费者。”

然而,B是这样认为的:

“营业就是能使顾客的生活更加丰富,工作更加美好。”

针对营业这份工作,他们的领悟方法和赋予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更进一步说,A营业员只是将营业作为一种工作,并消极对待,而B营业员却是积极的态度。

这样的差异会导致什么结果呢?即使A先生有了顾客,他也不会全身心投入,脸部毫无表情,未能将商品的优点全部介绍给顾客。  

另一方面,B却经常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快就能和顾客建立起信赖关系,销售额大幅度上涨。

如何认知事物和如何给事物“赋予意义”反映在自己的语言、表情、态度和音调上。

另外,下属对问题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上司的影响。根据上司理解事物的程度,下属的“存在”会发生变化,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左右他们的表现。  

领导者必会的基本“呈现”方法

我们在聚焦领导者的“存在”的时候,必须思考以下问题。

而要当一个好领导,我们更要经常扪心自问。

?能不能举出一条领导者必须遵守的规则?

?作为领导者,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想知道成员们怎么看待自己吗?

?作为领导者,任何情况下都坚决不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作为领导者,怎么样做才能使成员们的斗志更加旺盛?

?希望团队在这年创造什么成果?

如果我们能问自己这样具体的问题,我们也就形成了作为领导者“存在”的轴心。

对新任的领导和经理来说,在寻找突破自己原有“存在”的机遇时,更有必要更新自己“存在”的基础。

如果不能很快地回答上述问题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必须时刻将这些问题牢记在心,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一个触动点,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这种问题的意义并不是以自己为焦点的,而是以成员、小组为重点,并站到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它也为人们思考“领导者所追求的呈现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提供了参考的契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