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醒的企业(25)

高效能人士的七项修炼 作者:(美)弗雷德·考夫曼


 

你为什么想要你要的东西?

想想你想要的东西:一台新车、更多的自由时间、一间采光很好的办公室、更高的薪水。先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如果我得到了它(新车、自由时间、采光好的办公室、加薪),我还能得到哪些比这更重要的东西呢?例如,我想写这本书,就会问:“如果我写这本书,我还能得到什么比写书本身更重要的东西呢?”我的第一个答案是,“我可以帮助企业中的人更高效、正直地做事。”

接着将前面一个问题的答案套入同样的问题中再一次问自己:“如果我帮助人们更高效地工作,我还能得到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东西呢?”我的第二个答案可能是,“如此我就参与了清醒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

用你的答案,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同样的问题,直到你对你想要的东西,再也想不到任何理由。(以我为例,接下来的答案可能会是:“为了实现生命中的使命”“为了感到生命是有意义的”“为了实现真正的快乐。”)在好几百人身上做了这个练习后,我发现不管开始大家想要的东西有多么不同,最后的落脚点都集中于一系列普世价值观:真理、快乐、充实、自由、和平和爱。

你也可以反过来探询这些普世价值观的本质。问问自己,“如果我诚实地活着,感觉非常快乐,也很充实、自由,拥有和平与爱,我还能得到什么比这些更有价值的东西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如果你认真想想,就会发现没有什么比这些更有价值。追求真理、快乐、自由、和平与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更为远大的目标,因为它们本身就是终极目标。

被定义为“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的成功,很显然并没有包含在这一系列普世价值观中。成功的重要性无可否认,但它和其他表面、外在的结果一样,是达成更高级目标如“快乐”途中的中间目标。一个问题就能够证明这一点:“我还能通过‘成功’得到什么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的东西呢?”

不要受我的影响。看看你自己想出的答案是什么。我并非想把个人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声称这些价值观来自于外星人或者宗教权威人士。我这里是想借此逐步引导大家探索到底什么东西对你来说是最有意义的,并按照这些最终对自己有意义的价值观去行事。人类几千年来一直在探索怎样活出生命的价值。每一个做了这样探索的人,都得出非常相似的结论,即道德上的忠告:“不要过分注重个人利益得失,做任何事都要遵循自我认可的最高价值观。”很凑巧的是,这刚好印证了我之前谈到的“系统最优原则”观点, 也和比赛理论相似:“为了赢得比赛,你必须愿意放弃赢得局部胜利的机会。如果一味追求局部的获胜,你就会忽略整体目标从而走向失败。” 

以超然的人生态度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你就会积聚起丰富的精神觉醒财富。那些受到欲望驱使,仅仅追求行动结果的人,会活得很痛苦,因为他们终日担心自身行动的后果。

那不再自私地关注行为后果的人,则活得很英明、洒脱。他们不会因痛苦而焦虑,也不会沉溺于享乐,他们没有贪婪的欲望,不会受到恐惧和愤怒的烦扰。

那些受到蛊惑而沉迷于行动结果的人,如果做一切事情都能够坚持真理,摒弃任何个人期待,他们的行动就不再会受到狂热自我主义的驱使。

——《薄伽梵歌》

在真正的比赛中获胜

以下棋为例。下棋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对手的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你可以用许多不同的策略。其中之一就是吃掉你对手的棋子,并防止他吃掉你的。吃掉对方的棋子,保护自己的棋子,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走向最终“将军”目标的垫脚石。你必须随时保持清醒,分清主次目标,玩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最好的策略就是牺牲一颗棋子,获取位置上的优势。“牺牲”一词来自于拉丁文“sacrificium”,意思是“使神圣”。当你做出牺牲时,你就是为了达到最终目标而放弃了较低层次的目标。

如果你分不清楚目标的主次,就会犯非常愚蠢的错误。你可能会过于急切想吃掉对手的棋子,结果却犯了天大的错误:失去了比吃掉对手棋子宝贵得多的位置优势。要清醒地下好棋,你必须时刻记住什么是目标、什么是达到目标的手段,要适时做出牺牲,但也要绝对避免犯下避重就轻的错误。

那人生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呢?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至好”,因为它是所有一切事物的终点。你会去追求诸如金钱、名誉,或者权力,因为你认为这些东西使你感到快乐,其实你真正想的也是追求幸福。你所做的任何事——工作、玩耍、学习、结婚、生小孩,都是为了追求幸福。

要清醒地活着,也要清楚你所追求事物的主次。适时牺牲,不要避重就轻。到目前为止,你看重的是金钱、名誉和权力,因为它们能使你走向幸福。工作、玩耍或组建新家庭更能提升你的幸福感。例如,你会决定在职场和家庭之间怎样分配时间和精力,权衡自己的选择对追求幸福造成的影响。与其说是“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不如说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使两者有所互补,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除了选择做什么以外,清醒地追求幸福也必须选择怎样去做自己选择的事。你可以和家人待在一起,但到底是选择和他们亲切地交流还是冷淡、生疏地对待他们,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和家人待在一起并不一定会使你感到快乐,但用心爱他们会让你得到快乐。你做任何事的方式都比你所做的事本身更能带来快乐。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先贤圣哲都曾努力研究过什么样的行为能够使人走向幸福,即他们称之为“美德”的东西。心理学家找到了所有宗教和哲学思想都公认的六种“美德”,构成了幸福生活的根本:智慧、勇气、爱、正义、修养、崇高。

如果你清醒地经营企业,就不能忘记企业的成功并不是目标本身。企业的成功只是一个走向幸福的途径。你经营企业是为了活得快乐,而不是为了经营企业而活。大多数人不会将企业和幸福联系在一起,而是将企业和罪恶相提并论。然而,企业却是人类借以追求幸福的重要策略之一。顾客购买东西,是因为他们认为购物能够帮助他们得到幸福。雇员工作,因为他们能从工作中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补偿,那会增加他们的幸福感。股东投资获取收益,那会使他们感到幸福。因此,一个企业的价值,是靠他对人类幸福的贡献能力来衡量的。

如果企业要真正地成为走向幸福的途径,就要注意经营企业的方式。大多数人认为,幸福只是一个结果,属于赢家。事实不是这样的。尽管结果很重要,幸福更取决于过程。幸福来自于正直而不是成功,来自于符合人类基本价值观的行为而非输赢。如果你想清醒地经营企业,必须发扬智慧、勇气、爱、正义、修养、崇高这六个公认的美德,追求超越输赢的成功。

人生似乎生而为了工作,但是大多数工作对人来说却不是那么回事。雇主——不论是专制的埃及法老还是当代全员品质管理经理人(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最关心的不是怎样让人们在工作中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而是让工作榨干他们。因此,人类社会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矛盾:有调查显示,80%的人表示即使他们赚足了钱不用担心以后的生活,也还是会继续工作,但还是有大多数人每天都迫不及待早点下班回家。

——奇克森特米海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