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醒的企业(26)

高效能人士的七项修炼 作者:(美)弗雷德·考夫曼


 

受外力驱使还是发自内心

设想你刚刚得到一亿元巨款。先别高兴太早,要知道调查发现,许多一夜暴富的人都最终闹得和家人朋友疏远,非常不开心,最后走向破产。不管如何,你现在拥有了这笔巨款。你给自己放两年假,周游世界,奢侈地庆祝一番,小心谨慎地做些投资,你的钱变成了一亿两千万。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花点时间,也许一小时,想一想。这个练习会让你在没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发现自己的真实欲望。

许多人回答说他们不会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或者改变不多。其中不乏一些工作狂似的企业领导人,他们所拥有的财富远远超过一亿元。也有一些人说他们会创办新的公司来服务社会。我问了许多人这个问题,没有人回答说:“什么也不做。”不仅如此,当人们没有经济担忧的时候,即使在想象中,他们都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变得不那么害怕了,能够非常自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将经营企业看做是表现自身呼之欲出的创造热情的机会,而不是获取物质财富的工具。

我这里提出两个彻底相反的观点。第一个观点,就是“受外界驱使活着”(living from outside in),这样的活法是因为内心空虚,无所依托,这样的人就会努力用外界事物来填满这个空荡荡的黑洞。另外一个观点则是“发自内心地活着”(living from inside out),这样活着的人本身内心非常丰富与充实,因而他们向世人展示的是自身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无限价值。“发自内心地活着”之人,由于内心特别丰富与充实,往往希望做出一些超越“个人小我”的有创造性的事,展示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受外界驱使活着”的人,会感到空虚,无所寄托,因而寻求物质、心理甚至精神上的慰藉。

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是发自内心或者受外界驱使去做。例如,你可能是受外界因素的驱使去打网球的。如果是这样,运动员就会认为只有赢得了比赛,才能证明自己是最棒的。因而他只会集中精力去打败对手,而不是发挥自己最好的成绩赢得比赛。他认为获胜表明他比别人强,不仅仅作为网球选手而且是作为人。一个受外界因素驱使打网球的运动员,会毫不迟疑地不惜一切代价赢得比赛,所以很可能会干扰或伤害对手,取得战略优势。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就是曾经有个法国网球选手的父亲,其惯用手段就是将安眠药放进他儿子对手喝水的瓶子里面,直到其中一个对手在赛后驾车回家途中睡着,车祸身亡才被查出来。这种不光彩的行为,是对运动员的侮辱,而非比赛本身。网球运动本身是不会纵容这样的行为的。像这样手段恶劣地参赛,不能怪网球,而是要怪参赛者困惑、混乱的心绪。

也可以发自内心好好打网球。这样的话,选手打球时追求的是展示自身的技能,表达情感以及发挥人类拥有的无穷潜能。一个发自内心打好球的选手不会去证明自己有多大价值——因为他认为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需再用其他任何方式确认这一点。他无需通过打败对手来消除自己的恐惧。这样一个清醒的选手会全心全意投入比赛,以求赢得胜利。他尽力争取获胜,并非比赛结果对他很重要,而是他内心的一个声音召唤他必须投入150%的精力去完成这个任务,那个声音就是追求卓越的精神。

经营企业道理也是一样的。受外界因素驱使参与的竞争最后会演变为无赖的对峙。在绝望的时候,这些人往往会本末倒置,分不清什么是手段,什么是真正的目标。他们会牺牲高层次的终极目标(如道德、清醒),而去追求低层次的目标(如生理上的满足、本能的心理欲望)。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赚钱,不顾任何道德原则的限制。这也是犯罪团伙一贯的做法。然而,发自内心参与竞争,往往是“君子”间的竞争,他们会一直坚持最终目标,采取一些无伤大雅的手段,例如赚钱来达成自身最终目标,如幸福、平安和自由。

印度教经典圣书之一《薄伽梵歌》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梵歌(Gita)讲述了阿朱那(Arjuna)王子的故事。阿朱那王子,在战场上遭遇了自己家族的对手,他备受困扰。他一方面想尽自己的职责去战斗,一方面又不想伤害自己的亲人。王子矛盾痛苦极了,无法抉择,因而向战车御者——神谕导师克利须那神(Krishna)求助。在一首神秘而美妙的诗歌中,克利须那神叫阿朱那王子尽全力投入战争,让神灵来决定最终的结果,而不是由个人私欲来决定。换句话说,克利须那神是告诉阿朱那王子注重过程,不要太在乎结果。更进一步说,他是在暗示符合道德的行为比生死本身更为重要。“能够从自我私欲中解放出来,能够驾驭自己和自己激情的人,终究会达到完美的境界……这样的人不任性、不盛气凌人、不傲慢自大、不无端发怒、没有强烈的占有欲,不会和自己过不去,也能够和他人和平相处……他们所有的行为都服务于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每一种行为都会为人类的基本价值观添上出彩的一笔;他们视价值观为自己的唯一使命。”

克利须那神警告阿朱那,那些不留心自己内心真正欲求的人、仍旧自私地专注个人奋斗结果的人,终将变成“残忍无比的魔鬼”,陷入“虚伪、傲慢、自负、愤怒、残酷、愚昧”的“黑色地狱”。“因为虚伪、自傲、自大,并且生活在幻想中,执迷不悟地追求不切实际的想法,贪得无厌,他们追求为人所不齿的目标。尽管也有着人生终得一死的恐惧,他们仍然坚信:‘满足自身欲望是生活的最高目标。’”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他的书中是这样描述自私之人的:“……面临幸福和痛苦,自私之人常常选择痛苦而不是幸福;他们自己也承认,其选择让自己痛苦不堪。”

在一封写给哲学家亨利·盖革(Geiger)的书信中,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Maslow)反思了其临床经历:

我曾总结过,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做了坏事,差不多85%的人会受到惩罚。而做了好事,可能只有55%的人能够得到奖赏,但不管怎么说几率还是超过了一半……问题的核心在于,赏与罚很大程度上和人的内心息息相关,如和人的幸福感、祥和感、宁静感相关,和能否消除悔恨、懊恼或内疚等负面情绪相关。因此,就外部奖赏而言,这些内心感觉很可能就是人类最基本的满足感和归宿感——能感觉到爱和尊敬,期望能够居住在一个真、善、美的柏拉图式的理想世界。也就是说,生活的奖赏不一要是金钱、权力或者普通意义上的社会地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