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张丽洁
三口之家,遭遇离婚变故,出于报复,她坚持将6岁的儿子判给父亲。她说,我就是故意不要孩子,因为这6年来我付出的特别多,心里很不平衡!我恨他,所以也不喜欢这个形似、神似他的儿子。还有,我就想,身边有儿子牵绊着,也不会有女人愿意跟他的。
儿子被送到奶奶家,又乖了很多,不怎么说话,十分小心。也许是到了新的环境,孩子怯生生的,有时会溜着墙边走路。
尽管如此,儿子仍然对母亲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一日,母子同行,走到一座小桥边上,儿子抱住母亲,说,妈妈,你把我接走吧!哪怕咱们三顿饭改两顿饭吃,我也愿意和妈妈在一起!
终于,心底的母性被孩子唤醒,母亲把儿子接回了家。已经过了6年,母亲仍不甘心——作为女人,我婚姻失败,可是,我的儿子必须成功!
儿子在母亲严厉的管教中成长,功课一直出色,很是为母亲在人前挽回了不少尊严。一面尽力达到母亲的要求,一面却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伤害,儿子变得孤独、多疑,不能与别人正常交流。进入高三,儿子的成绩急剧下降,情绪也变得不稳定,甚至出现了胸闷、头晕等症状。
难道多年前的那场家庭变故一直都让孩子无法释怀吗?儿子究竟承受着怎样的痛苦煎熬?而经历了不幸婚姻的自己,难道连一个成功的母亲也做不了吗?
带着种种困惑,母子俩一起接受了周教授的心理辅导。
咨询室里,周教授循着他们的生活轨迹,一步一步将潜藏在母子内心不为人知亦不自知的心结逐个打开。
女士,我来把你的生活理一理。应该说,这一切是从孩子的爸爸有外遇开始的。因为这件事,你和他离了婚,你就把孩子扔了,把孩子给拒绝了。而孩子到了奶奶家,什么事情都不敢做,什么要求也不敢提,于是,孩子出现退缩性行为,开始“溜墙边走”,对不对?另外,你把孩子留给前夫的目的,就是让他不能再婚——你想破坏对方的生活。孩子成了一个筹码,于是,孩子生活在奶奶、爸爸、妈妈的夹缝当中,他就产生了不安全感。接下来呢,你又要压制你的前夫,你要让儿子学习好,有出息,以此证明你是成功的——不要以为我们离开你就过不好!你用儿子来压制对方,于是,孩子就出现强迫性行为,还有胸闷、头晕等症状。
我们讲“治病求因”,你的儿子出现了退缩性、不安全感和疾病等多种反应,你认为导致这种结果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呢?原因在于你对你的前夫产生了什么?
怨恨。母亲回答。
你为什么要恨他?
怎么说呢,我觉得他不应该和我离婚,至少,离婚不该由他提出来……
也就是说,这个男人是个坏人,是个不负责任的人?
应该是这样的。
那么,假设他是一个坏人,由于他破坏了你的生活,你就恨他,然后你就要报复他、压制他,一切顺理成章,而且在你看来,只能如此,对不对?
母亲似乎陷入了深思。
如果,生活可以重来一次,那么,我们能不能管住“男人有外遇”?我们能不能管住“男人提出离婚”?我们能够管住什么?
不带着仇恨生活。母亲回答。
说得很好。实际上,世界上没有离婚和不离婚的区别,也没有好男人和坏男人的区别,只有仇恨还是不仇恨的区别。孩子能不能释然呢?我来讲一个故事,主人公也是一位将孩子送走的母亲。她是瑞士籍家庭教师伊丽莎白,为了替父亲还债,她为英国贵族查理生下一个女儿,女儿一出生就被带走了。双方约定:母亲从此不再与女儿见面。
7年后,这位母亲依然对女儿念念不忘,为了见到女儿,她想尽一切办法来到查理家中担任家庭教师。她的女儿由于从小缺少母爱,娇惯任性,伊丽莎白以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教导她、宽容她。
一个偶然的机会,女儿翻开了“老师”的日记,一切真相大白。女儿问母亲,你为什么不要我?
母亲说,我没有,我是把你卖掉了。
女儿认真地问,你把我卖了多少钱?
500英镑。
500英镑是多少钱?
是一大笔财富。
女儿笑了,我是一大笔财富啊,那你现在还愿意要我吗?
母亲走过来抱着女儿哭了。
小女孩的一句话,将一切都改变了。
我是一大笔财富!这样想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