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实现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需要立足于新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地把握二次转型与改革的客观趋势。第一,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实现由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的历史性提升,由此,开始从私人产品短缺时代走向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第二,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是一个历史进步,意味着社会需求结构的深刻变化,发展型需求取代生存型需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第三,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必然引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由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由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由物质资本主导转向人力资本主导成为客观趋势。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正站在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二次转型与改革的历史新起点上。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处于生存型阶段,私人产品短缺是社会的突出矛盾。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大大释放了社会生产力,由此进入发展型新阶段。发展型新阶段的到来,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由私人产品短缺走向公共产品短缺,开始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
一、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概念的界定
1经济学的一般界定
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是一对重要的经济学概念,尽管在学术研究上有不同的界定方法,但可以做这样的归纳: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都是人类发展所必需的社会产品形式。私人产品是指那些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受益上的排他性的产品,也就是说,是通过市场调节可以实现有效供给的社会产品;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特征的社会产品,也就是说,是需要政府参与(尽管可以在一些环节引入市场竞争,但不能主要依靠市场竞争)才能实现有效供给的社会产品。
专栏11公共产品的概念界定
现代公共产品理论始于萨缪尔森(Samuelson,1954,1955,1958),他给出了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任一个个人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个人对这类物品的消费”。马斯格雷夫(Musgrave,1959,1969)将价格排他原则的非适用性引入公共产品的定义,并贴切地把公共产品的特征总结为后来广为接受的公共产品的两个本质特征: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按照这两个特征上的不同表现,所有物品又被大体分作三类: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如果在消费上具有严格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样的产品是纯公共产品;如果在消费上只具备部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样的产品是准公共产品(包括能排他但非竞争的“俱乐部产品”、有竞争性但不能排他的“共用品”如公共渔场、公共草地等);如果在消费上具有严格的竞争性和排他性,这样的产品是私人产品。
布坎南(James Buchanan)在《民主过程中的财政》(1976)中认为,“任何由集团或社会团体决定,为了任何原因,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物品或劳务,都被定义为公共的”。休·史卓顿(Hugh Stretton)和莱昂内尔·奥查德(Lionel Orchard)(2000)说:“我们将所有那些其供给不是由个人的市场需求而是由集体的政治选择决定的物品,即把任何由政府决定免费或以低费用供给其使用者的物品和服务,看作公共物品”。
资料来源:中改院课题组整理。
2经济转轨实践中的界定
从我国经济转轨的实践看,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在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社会产品都是由政府采取集体行动提供,换言之,所有的社会产品都曾被作为公共产品对待。但随着经济转轨实践的推进,相当多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社会产品被市场化,即被作为私人产品供给。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私人产品概念,与经济学经典概念的含义基本一致。
就公共产品来看,考虑到经济转轨时期对公共产品的多种需求,以及政府职能完善所需的必要条件,可以把所有政府应当提供的社会产品(服务)都看成是公共产品。因此,公共产品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包括产品和服务形态在内的综合性概念,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
(1)经济性公共产品(服务)。即政府为了经济发展需求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比如政府提供的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水、电、气、城市公用事业等领域的产品,还包括政府提供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等服务性质的产品。
(2)社会性公共产品(服务)。即政府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比如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等产品和服务。
(3)制度性公共产品(服务)。即政府在经济转轨过程中进行的制度变革、制度创新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比如产权制度、企业制度、金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
二、生存型阶段与私人产品短缺
1生存型阶段
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国人均GDP不足400美元,处于生存型阶段。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判定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当恩格尔系数: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和677%,平均水平超过60%,城乡居民绝大多数收入用在食物支出上,表明当时还处于贫困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成员的奋斗目标是为了满足包括吃、穿、住、行等基本需求,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社会生产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人的劳动和学习潜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技术、创新等新型生产要素发挥的作用有限。从结构特征看,生存型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以温饱为特征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需求是整个消费需求的主体。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高,工业、服务业的比重较低,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要求较低。多数社会成员从事农业生产,社会贫困发生率较高,社会分化不明显。
2生存型阶段最突出的矛盾是私人产品短缺
(1)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衣、食、住、行等社会产品多数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比如,20世纪70年代,居民普遍追求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老四样”产品,都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都可以由市场配置资源实现有效供给。
表111981~1982年职工家庭生活支出构成单位:%
19811982
食品56665865
穿着商品14791437
日用品956922
文娱用品567461
书报杂志095089
药品及医疗用品060061
燃料19418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2~198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121978~1982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构成单位:%
19781979198019811982
食品67716396617659666048
衣着12701312123212351125
燃料714620596555561
住房3165697899791025
生活用品及其他65782894410221017
文化、生活服务支出27227526324322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