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终于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和清军铁骑的冲击下覆灭了。清朝入关,建立了政权,而乐家传到乐显扬这一代时,也发生了一个巨大的飞跃。乐显扬进了太医院,当了一名“吏目”。从此,在清朝太医院和御药房的档案中,也就正式出现了有关乐姓的记载。
清朝的太医院成立于清顺治元年(1644),创立时基本沿袭了明朝旧制。太医院的最高领导称为“院使”,是正五品的官员,以下为“左院判”、“右院判”。院使和院判相当于现在的院长、副院长,然后是御医,御医为正八品。御医以下为吏目、院士、医士等。吏目一般为九品或从九品。清康熙九年(1670),虽然对御医、吏目的级别似有提高,“许服六品冠带”,但“原品给俸每年白银六十两”,可见实际待遇并没有提高。御医、吏目、院士、医士也都统称为“太医”。因为吏目虽在御医之下,却在医士、院士之上,可算是“副高”职称,相当于现在的副主任医师。九品或从九品在清代“九品十八级”的官制中是很低的,即使到了宣统年间,太医院的官职被提高后,吏目的品级最高也只有八品。可见在封建统治者眼中,医生的地位并不高。历史上,也出过一品御医,那是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以杨金英为首的十几位宫女趁嘉靖熟睡时想把他勒死,虽然没有成功,却使嘉靖皇帝一度昏迷不醒。前来急救的御医许绅知道,如果皇帝驾崩,自己也不会有好下场。情急之中,他只好豁将出去,以违反常规的方法,施猛药急救,居然将嘉靖救活了。这位御医因此被晋升为“一品”。不过,这是拿命赌来的。
乐显扬能成为太医院的吏目可不容易。按当时的制度,他要么是因为治好了某个达官显贵的病,被推荐进入太医院;或者是通过考试,进入太医院后,又经过寒窗苦读才成为太医。无论是通过哪条途径,被推荐和通过严格的考试,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通过了这重重关口,才能成为太医院的“医士”。熬够一定的年头,“院士”又出现空缺时,才有可能考院士。这样一年年地熬,一次次地考,一步步地升,没有十年工夫的修炼,别想“修成正果”。乐显扬就是经年累月伴着一盏青灯,苦读着一卷卷医学典籍,处处兢兢业业、小心谨慎,也凭着长期行医得来的宝贵经验,才成为“吏目”。
在太医院,乐显扬充分利用这里的优越条件,研读了大量医学典籍和珍贵的皇家医案,尤其是对大量古方、验方、宫廷秘方进行了鉴定和整理,确定了它们的适用病症,分清了它们的君臣佐使,弄清了它们的配伍要点,辨明了它们的毒副作用,为同仁堂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康熙二十三年(1684)九月二十四日,一道诏书突然传到位于东江米巷(即现在的东交民巷)的太医院,乐显扬奉命迎接诏书。一时间人们都在纷纷猜度:乐显扬有福还是有祸?
之所以不知是祸是福,这还得从乐显扬的为人行医说起。
“他学识好,医术高,小心谨慎,兢兢业业。因为世代家传,不仅制药严格按炮炙法,又极善分辨药材,早就应当高升了。”
“仁兄说的是。他为人质朴,谦恭简约,处事谨慎,配药时一丝不苟,应当受封赏。”
还有人讲起了这样一件事。因为乐显扬医术高明,又是太医,有不少人到他的家中求医。有一天,有一对父母带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来看病。原来,这孩子得了一种怪病,身上奇痒难耐,一双小手总是在身上抓。问他吃什么了,干什么了,他一概不说,只是摇头。父母带着孩子找了好几位医生,不仅说不清病因,有的甚至赶紧把他们往外赶,怕孩子是得了天花。到了乐家,乐显扬十分认真地为孩子号了脉,看了孩子身上的痛痒之处,又问了孩子吃了什么,干了什么,孩子还是不答一句。如果是那些只图赚钱的医生,就会胡乱说上一气,再开些药,把病人打发走了事。可是乐显扬不这样,他决定到孩子的家中实地勘察一番。乐显扬亲自登门诊病,让病人家属非常感动,甚至有些诚惶诚恐。要知道,这可是“太医”,是给皇上皇子看病的大夫!乐显扬仔细观察了一下病人的家,他来到后院时,孩子的父母都劝他:“这儿除了堆旧物的破棚子、一棵枣树、几蓬杂草以外,什么也没有。您就别在这儿久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