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国家解放同仁堂获新生(7)

国宝同仁堂 作者:边东子


这时乐松生还兼任着达仁堂副总经理、天津商业联合公司总务部长、天津建华公司副经理等职。一天,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李烛尘先生登门造访。不等李烛尘开口,乐松生就说:“您这次光临寒舍,准是为了购买公债的事。”

李烛尘钦佩地说:“果真被你说中了。可你是怎么知道的?”

“不瞒您说,我也在为这事发愁呢。”乐松生诚恳地说,“买公债,我们国药业本该一马当先。可是同业的朋友们都吃过国民党政府的苦头,至今一提起买公债,仍然心有余悸。”

李烛尘说:“这可以理解。问题是人民政府要恢复经济,要解放全中国,要解决民生问题,没有钱怎么行?其实,大多数民族工商业者都是爱国的,买公债一事,主要是缺少有号召力的人物带头,只要有带头的人,他们会踊跃购买的。”

乐松生一听,高兴地说:“您的想法和我一样。如果您认为可以的话,我们倒是愿意带一个头。”

李烛尘一听,连声说:“好,那太好了!”

乐松生出于对共产党的信任和对新中国的热爱,毅然决定带头购买公债。乐松生和乐肇基商量后决定,买十万元(当时是十亿元旧人民币)公债,也就是把这笔公债的大部分买下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号召力,才能动员国药业踊跃购买公债。可是这样做的困难很大,因为在解放前夕混乱的经济中,同仁堂和达仁堂不得不把大量的纸币换成贵重药材,以应付货币贬值的风潮。现在要买公债,哪来的资金?乐松生和乐肇基让财务人员想了许多办法,都筹不到那么多的现金。兄弟俩商量之后毅然决定,把自己的私人存款拿出来买公债,这样一共可以凑上五万元。乐松生到底有多少存款,人们并不知道,但是有这样一件事,可以估计出来他存款的多少。1948年,他送儿子去美国留学,向一位朋友借了一笔钱。到了50年代中期,虽然还债的时间还未到,这位朋友却登门讨债来了。当时担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乐松生竟无钱可还,只好把自己的皮大衣卖掉。后来是彭真市长得知此事,认为副市长卖皮大衣,影响不好,让市里给了乐松生一些补贴,那件皮大衣才留了下来。由此可见,那时乐松生的私人存款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样多。

乐氏兄弟“倾囊而出”,总算凑出了五万元,那其余五万元到哪里去找?财务部门的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办法了。不料乐松生和乐肇基却把财务部门的负责人找来,面带喜悦地说:“我们想出来一个好法子。”

财务部门的负责人一听,半信半疑地说:“有什么好法子?能点石成金还是能印票子?”

没想到乐松生竟说:“我们商量好了,咱们没有现钱,那就借钱买公债。”

“借钱买公债?”管财务的头儿眼睛都直了,他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借钱买公债的事。

乐松生告诉他,把达仁堂的名贵药材抵押给银行,贷款五万元,用来买公债。

那位头儿吞吞吐吐地说:“您可想仔细了,虽说公债有五厘的利息,可是贷款也得付利息。公债还本付息的时间长,货款可是一贷出来就得计算利息,还本时间又短。这么一出一进,您别说赚钱,不赔钱就是好事。再说,这公债要是万一出个意外……”

乐松生却挥挥手说:“要为赚钱,咱们就不买公债了。这是为响应政府号召,支援国家建设。你去办就是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