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乐松生曾经这样剖析自己那段时间的心路历程:“解放前夕,我尽管接到过党对于民族工商业采取保护政策的文件,但心里总是半信半疑的。”后来,“同仁堂发生劳资纠纷,职工代表指名要我(从天津)回来谈判,出乎意料之外地达成了协议。在劳资双方的联欢会上,职工代表推举我为同仁堂经理,使我初步体会到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保护政策是千真万确的”。
乐松生是个慎于思、敏于行的人。没有认清的事,他不干,一旦认清了,就会用极大的热情去付诸实行。他对共产党会如何对待民族工商业有过观望,有过犹豫,但是一旦相信共产党是真的保护民族工商业时,就会以满腔的热情拥护中国共产党及其各项政策。与此同时,他还动员乐氏家族的成员积极支援国家建设,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要承载众多政府和部队机关,因而住房十分紧张。乐家得知部队急需住房时,便主动将“乐家花园”提供给部队使用。
乐家花园原本是清礼亲王府的花园,这里有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叠石假山。当年礼亲王因为手中拮据,把府内的秘方押给了乐氏后人,以借银度日。到了清末,扣去抵押秘方的钱,礼亲王的后代欠乐家的债银已达数万两之巨,不得不将此花园抵给乐氏后代。从此王府花园更名为“乐家花园”。
后来,乐家三房的成员又将全部房屋、物品以及园内的数十只梅花鹿折价一千五百匹布,半卖半送地交给了华北军区,军区领导还表扬了乐氏家族,说他们是开明人士。
乐家花园是当时驻京部队最漂亮的房产之一。部队后来根据乐家的建议,把它改建成八一学校,供子女们学习,以后,又将它交给了地方,这就是现在位于海淀区的名校——八一中学。
什刹海的前海附近有一座漂亮考究的宅院,现在的门牌号码是“前海西街18号”。这里原来是恭亲王府的马厩和花园的一部分,民国初年被乐家四房购得后,改建成了一所中西合璧的大宅院。里面古树参天,花香四溢,还有规整的四合院和四梁八柱,磨砖对缝的中国传统式房屋,但它们又经过了现代化改造,因而更加宜居。为了帮助政府解决房屋困难,乐松生将这座宅院的大部分捐了出来,它一度曾做为蒙古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的馆舍。1963年,郭沫若副委员长全家迁居此处,直到他于1978年6月病逝。现在这里已经辟为“郭沫若故居纪念馆”,这个占地约7000平米的院落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那时也有人说闲话:“什么捐献,我看他不捐也不行。就是不捐,共产党也得把它没收了。乐松生不过是顺水推舟,卖个人情,‘假积极’罢了。”
可是了解内情的人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说:“乐松生可是真心拥护共产党的。捐房是作顺水人情,那买公债呢?乐家兄弟把老本都贴进去了,有这么‘假积极’的吗?”
那些人张口结舌,无言以对了。
买公债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百业待兴,急需资金。为此,中央人民政府在1950年 1月在全国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开始发行时,情况很不理想。开国之初,广大工农群众收入微薄,有的甚至连吃饭问题都没有解决,而党、政、军干部还在实行供给制,购买公债,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这笔公债主要靠当时的工商业者购买。解放前他们也购买过各种名目的债券,可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和金融崩溃中,都变成了一堆废纸,气得他们大骂国民党政府“欠债不还”,也因此有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一听说人民政府发行公债,他们踌躇、疑虑、推诿、观望,就是不敢出手买,推销工作十分艰难。